溪谷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栏观点

文章内容

排球联赛运行手册_排球联赛竞赛规程

tamoadmin 2024-05-30
1.排球竞赛规则2.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3.排球的比赛规则4.排球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求解答啊!5.排球世界联赛时间表 排球(volleyball)是球类运动项

1.排球竞赛规则

2.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3.排球的比赛规则

4.排球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求解答啊!

5.排球世界联赛时间表

排球联赛运行手册_排球联赛竞赛规程

 排球(volley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下面是我整理的排球规则是什么,欢迎阅览。

 排球比赛规则

 规则排球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只有发球的队胜1球时,才得1分。

 如发球队犯规、失误,或接发球的队胜1球时,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1局。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前4局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

 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队长在内),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医生各1人。队员服装必须统一,上衣前后有明显号码。教练员只能在暂停和局间间隙时间(两局间的.间隙时间不超过2分钟,决胜局比赛前休息5分钟)进行指导。只有场上队长可以当场向裁判员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规则。如对解答不满意,可向上级组织申诉,但比赛必须继续进行,直到结束。

 如果教练员或队员有一般不良表现或犯规行为,裁判员将示意或口头提出警告,对较重者出示黄牌给予警告。如果再犯,将出示红牌,判罚该队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如有辱骂裁判员或对方队员等严重犯规者,可取消其该局或全场的比赛资格。

 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成两排,从左至右,前排为4、3、2号位,后排为5、6、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连续请求暂停。如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

 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换人最多不超过6人次,不得连续请求换人。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的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规则对技术动作的要求

 ①发球: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发球区里,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球必须抛起明显离手。如果球在中途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球网、标志杆、其他障碍物或从网区以外越过,或发球不过网,均为发球失误。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的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发球权。在本队未失误前,发球队员连续发球。

 ②触球:队员可用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分触球,但必须清晰并不得有停留,如出现捞、捧、推、掷球的情况,则被判为持球。每队最多触球3次(拦网除外),如果1个队员连续触球多于1次(拦网除外),则被判为连击。同队两个队员同时触球,作为两次触球。双方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后,均可再击球3次。

 ③进攻性击球:直接向对方场区击球为进攻性击球。前排队员可在本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④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

 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场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对方场区拦网。

 ⑤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地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⑥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球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正式比赛应有正裁判、副裁判各1人,记录员1~2人,司线员2~4人。正裁判负责全场比赛工作,根据规则对比赛情况作出最终决定,并有权改判其他裁判人员的错误判断,是唯一有权对比赛队犯规和不良行为进行判罚者。副裁判应协助和配合正裁判进行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每局开始前核对双方队员所站位置;判断接发球时队员的位置;检查后排队员是否有不合法的进攻性击球或拦网;掌握暂停和换人次数。此外,还分工侧重观察球网上沿以下部分和本侧的比赛情况。

 场地设备

 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2米(奥运会和国际重大比赛端线后要有8米,边线外要有5米),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奥运会和国际重大比赛要高12。50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并有一条中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所有的线均宽5厘米。

 在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1米,长9。50米,张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8~0。52公斤/平方厘米。

排球竞赛规则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球员在一以球网分隔的比赛场地上进行的一种团队竞技。有不同比赛方式,适应特定状况提供人们不同比赛。

中国女子排球比赛规则: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得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第一篇比赛

第一章设备与器材

比赛区域

比赛区域包括比赛球场和无障碍区,而且是对称长方形。

1范围

排球规则1999--2000

比赛球场是一个18公尺x9公尺的长方形场地,四周设有相互对称且至少3公尺宽的长方形无障碍区域。场内自地面向上至少7公尺的空间必须无任何障碍。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场外无障碍区域,自边线外至少须有5公尺;自端线外须有8公尺;自地面以上高度至少须有12.5公尺。

1.2场地表面

1.2.1表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一致,场地表面须使球员无受伤之虞。粗糙、湿滑的球场严禁使用。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仅允许使用木质或人造橡胶的场地。任何球场必须先获得FlVB的认可。

1.2.2室内球场的表面必须为浅色。

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球场的界线皆为白色,场地与无障碍区域则须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1.2.3室外球场可有每公尺0.5公分的倾斜度,以便于排水。界线禁止用固体材料做成。

1.3球场界线

1.3.1所有的球场界线皆为5公分宽,且必须为浅色,并与地面及其它线条颜色不同。

1.3.2界线:

比赛球场由两条边线及两条端线所构成。边线与端线均包含在比赛球场范围内。

1.3.3中线:

中线把球场分割成每边9公尺x9公尺,此线从网下延伸至二条边线为止。

1.3.4攻击线

攻击线位于中线的中心点向后三公尺处。

1.4场区及区域

1.4.1前区

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在攻击线约两侧各划五段长15公分宽5公分,间隔20公分的虚线,虚线总长为1.75公尺(含线宽)。前区延伸至边线以外至无障碍区底为止。

1.4.2发球区

发球区为一位于端线之后(不含端线)、宽9公尺的区域。此区域两侧受到两条位于端线之后20公分、长度15公分的短线,延伸至边线。两条线皆计入此区域的宽度范围内。

深度方面,发球区可延伸至场外无障碍区域尽头。

1.4.3替补区

替补区是由两条攻击线的假想延伸线至记录台问的区域。

1.4.4热身区

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面积3公尺x3公尺的热身区位于无障碍区域外球队席两测的角落上

1.4.5惩罚区:

惩罚区位于两队球员席后方,面积约1公尺x1公尺见方以5公分宽红色为界线,并放二张椅子。

1.5温度

最低气温不得低于摄氏10度(华氏50度)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最高温不得超过摄氏25(华氏77度),最低温不得低于摄氏16度(华氏61度)度

1.6照明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比赛场地的照明度,自场地表面上方一公尺高度处,须有1000至1500勒克斯(LUX)的亮度。

2·球网和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公尺,女于2.24公尺。

2.1.2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

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公分以上。

2.2球网构造

球网宽1公尺,长9.50公尺,垂直张挂于中线轴的上方。

网面由10公分见方的黑色网孔组成。

网顶有5公分宽的水平带子,系以自帆布对折,沿球网的全长缝住。带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孔,孔中穿有绳索与网柱相系,使网顶呈拉紧状态。

带子的中间有一可弯曲的钢索,以利于将球网紧系于网住上。

在网的下方(无水平带),有一条绳子贯穿于网孔之中,以系紧两网柱,使球网下半部呈拉紧状态。

2.3标志带

两条宽5公分、长1公尺的白色带子垂直紧系于两边线上方球网上。标志带视为球网的一部份。

2.4标志竿

标志竿是一支具有弹性的竿子,长度为1.80公尺,直径为10公厘。

标志竿由玻璃纤维或类似的物质制成。

两支标志竿紧系于标志带的外缘,两边各一支标志竿上部80公分的长度超出网顶,每10公分涂以对比鲜明的颜色,以红白相间为佳。

标志竿应视为球网的一部分且作为有效穿越空间的两侧界限。规则11.1.1。

2.5网柱

2.5.1网柱为支撑球网,位于球场与边线相距0.50至1.00公尺处,其高度为2.55公尺,且最好能够调整。

2.5.2网柱为圆形且平滑,不使用金属铁索以固定网柱于场地上,其装置必须无妨碍和危险。

2.6附属设备

所有附属设备须符合FIVB的规定。

3·球

3.1球的规格

球必须为圆形,以柔软具有弹性的皮革制成,其中实以橡胶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颜色:一致且浅色,或是由FIVB核可之组合色彩排球。

圆周:65公分到67公分。

重量:260公克到280公克。

内部气压:294.3到318.82毫巴(每平方公分0.30到0.325公斤)

3.2球规格的一致性

一场球赛中所使用的球必须具有相同的特性,例如:球的圆周、重量、气压、式样等。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必须使用FIVB认可的球。

3.3三球制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可使用三个球。因此项设六名捡球员,即在无障碍区域的四个角落各站一人,两名裁判员身后各站一人。

第二章参加人员

4·球队

4.1球队的组成

4.1.1每一球队最多包含十二名球员、一名教练、一名助理教练,一名运动医护人员(trainer)及一名医师。球员之一是队长且需在记录表上注明。FlVB世界锦标赛中的医师必须事先获得FIVB的认可。

4.1.2每一球队可从12名决定名单中选出一位登记为自由防守球员。(规则8.5)

4.1.3只有登录在记录表上的球员,方可参加比赛,一经教练,队长在记录表上签名后,既不得更换。

4.2球队的位置

4.2.1球员必须坐在球员席或者热身区(规则14.4),教练(规则5.2.3)及其它成员坐在球员席,但可以暂时离座。

球员席位于记录台旁无障碍区以外。

4.2.2只有球队之成员可以坐在球员席,比赛中球员可参予热身(规则4.1.1)

4.2.3比赛中,末上场比赛球员可在热身区徒手热身(规则1.4.4),暂停时可在他们球场后方无障碍区做热身运动。

局间休息球员可在无障碍区用球热身。

4.3装备

球员的装备包括运动衫、短裤及球鞋。

4.3.1运动衫、短裤及袜子必须全队一致,且整洁及颜色相同。(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

4.3.2球鞋必须轻便柔软,由橡胶或皮革制成。

在FIVB世界性成人组锦标赛中,鞋子的颜色也必须全队一致,但商标的颜色图样可以不同;比赛服必须符合FIVB认可的标准规格。

4.3.3球员运动衫的号码必须使用1至18号。

4.3.3.1号码位置须在胸前与背后的中央部分。号码的颜色必须与运动衫成对比。

4.3.3.2球衣胸前号码至少15公分高,背后号码至少20公分高,号码的笔划应有至少2公分的宽。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在右腿球裤上需绣上号码至少4至6公分高,宽至少l公分。

4.3.4队长的胸前号码下方应配戴一条长8公分宽2公分的带子以资识别。

4.3.5禁止穿著号码不符规定(规则4.3.3)或与同队球员不同颜色的运动衫。(规则4.3.1;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

4.4装备的更换

第一裁判可允许一名或一名以上的球员:

4.4.1赤足比赛。

4.4.2局与局之间或替补以后,更换汗湿的运动衫。但新换的运动衫颜色、式样及号码须与原来的相同。

4.4.3天气寒冷时,第一裁判可允许球队穿著训练服装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与样式必须相同,(自由防守球员除)并佩有合法的号码经允许后球队球员都必须依照办理(规则4.3.3.i)

4.5禁止的对象

4.5.1禁止佩戴可能致使球员受伤或为球员提供人为助力的对象。

4.5.2球员可以戴眼镜,但危险须自行承担。

5·球队领导者:队长与教练均须为队中成员的行为与纪律负责。

5.1队长自由球员不得担任队长

5.1.1比赛开始前,队长应:在记录表上签字,代表球队参与掷硬币。

5.1.2在比赛时,球队队长若在场上,便成为比赛队长。

当队长未上场比赛须由教练或者队长本人指定另一位选手代替队长职务,直到队长回到场上比赛或者一局结束为止。唯有当死球时,比赛队长且唯有其本人,才有权向裁判要求:

5.1.2.1请求说明所引用规则的解释。也可将队友的要求或问题转达给裁判员。

若无法接受裁判的解释,队长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异议,保留比赛后将异议记载于记录表上以作为正式抗议的权利(规则23.2.4)

5.1.2.2请求认可

更换运动服装或配备,

确认球员的位置,

检查场地、球网、球等。

5.1.2.3依法请求比赛中止(规则16.2.1)

5.1.3比赛结束时,队长应:

5.1.3.1向裁判员致谢,并于记录表上签字以承认比赛结果。

5.1.3.2若其曾向第一裁判提出异议,可在记录表上确认抗议的记录(规则5.1.2.1)

5.2教练

5.2.1比赛时教练坐在场边指导其球队打球,教练向第二裁判提出阵容单、暂停、替补等要求。

5.2.2教练在比赛前登记或核对己方球员记录表上的姓名与号码并签字。

5.2.3比赛中

5.2.3.1每一局比赛前,教练应将填妥并已签字之球员上场阵容单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

5.2.3.2在比赛进行中,他必须坐在最靠近记录员的球员席上,但可暂时离席。

5.2.3.3要求暂停或替补球员。

5.2.3.4教练可以在球员席前的无障碍区至热身区之间站立或走动进行指导,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5.3助理教练

5.3.1助理教练坐在球员席上,但无权调度比赛。

5.3.2若教练必须离队时,助理教练可在比赛队长的要求下,经第一裁判的认可执行教练的任务。

第三章比赛形式

6·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

6.1得一分

6.1.1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

6.1.1.1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

6.1.1.2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

6.1.2犯规结果

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

6.1.2.1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

6.1.2.2发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

6.2胜一局

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

6.3胜一场

6.3.1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

6.3.2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6.4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

6.4.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

6.4.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规则6.4.1相同。

6.4.3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规则7.3.1.1)则判该队于该局或该场比赛失败。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所需的分数或分数与局数。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7.比赛程序

7.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周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

7.1.1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

7.1.2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

7.1.2.1发球权或接发球权。

7.1.2.2选择场地。

输者只有另一选择。

7.1.3若两队先后进行网前热身,则由先发球的球队先行开始。

7.2热身时间

7.2.1如赛前已有场地练习,则每队上场各有3分钟的热身时间;否则,可各有5分钟时间。

7.2.2若两队队长同意一起进行赛前热身,则依据规则7.2.1的规定,两队可同时进行6分钟或10分钟的热身活动。

7.3球队上场阵容

7.3.1·各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在场比赛。

7.3.1.1每局开始时所决定的球员位置轮转顺序均须维持到该局结束。

7.3.1.2·若球队选择登记自由防守球员,则自由防守球员的球衣号码必须在第一周时与6位先发球员的号码一同标示在阵容军士。

7.3.2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必须将球队上场的阵容写在阵容单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或记录员。

7.3.3凡末列在上场阵容单内的球员即为替补球员。

7.3.4上场阵容单一经提出,即不得更改。

7.3.5若球员的实际位置与上场阵容单上所填的位置不符时:

7.3.5.1球员须在该局比赛开始前,依上场阵容单上所示的位置作更正,不予判罚。

7.3.5.2同样地若一名或多名上场球员未登于上场阵容单上,则必须依照阵容单中所列更换球员,不予判罚。

7.3.5.3然而,若教练希望保留阵容单上未登记的球员上场,则必须请求合法的替补,并登记于记录表上。

7.4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双方球员均须在各自的场区内依照轮转次序排列(发球员除外)

7.4.1球员位置如下:

7.4.i.1三名沿着球网排列的球员为前排球员,应站在4号位置(左)、3号位置(中)及2号位置(右)

7.4.1.2另三名为后排队员,站在5号位置(左)、6号位置(中)及1号位置(右)

7.4.2球员之间关系位置

7.4.2.1每一名后排球员的位置均须比其所对应的前排球员离球网更远。

7.4.2.2前后排球员必须依序排列(规则7.4.1)

7.4.3球员的位置是以他们足部接触地面的位置来判定如下

7.4.3.1每一位前排球员均必须至少有一足的一部分,较具相对位置的后排球员之双足更靠近中线,

7.4.3.2每一位右(左)侧球员均必须至少有--足的一部分,较同排中间球员的双足更靠近右(左)测的边线。

7.4.4球一旦发出,球员即可在己方的场区及无障碍区域任意移动。

7.5位置错误

7.5.1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若有球员未按其规定位置站立,则判该球员犯规(规则7.3和7.4)

7.5.2若发球员击球时犯规(规则13.4和13.7.1)先于位置错误之前,判发球犯规。

7.5.3若发球员是击球后的犯规(规则13.7.2)轮转错误犯规。

7.5.4位置错误之判罚如下:

7.5.4.1该队失一球(规则6.1.2)

7.5.4.2球员应立即回到正确位置。

7.6轮转

7.6.1整局比赛的轮转顺序,发球顺序,球员位置都依阵容单来决定。

7.6.2当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球员必须依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2号位置的球员轮转到l号位置发球,1号球员则轮转到6号位置,依此类推)

7.7轮转错误

7.7.1当发球未按轮转顺序进行时,即为轮转错误(规则7.6.1)。而产生下列结果:

7.7.1.1轮转错误的球队应判丧失发球权(规则6.1.2)并由对队得一分(规则6.2)且拥有发球权。

7.7.1.2改正球员轮转次序。

7.7.2除此之外,记录员应即判定犯错的正确时间。犯规队在错误期间所得的分数均须取消,其对队所得的分数则依然有效。

若无法确定错误时间则分数不取消,仅判犯规球队失一球。

8.球员替补

球员替补是指裁判员允许一名球员退场,并由另一名球员上场代替其位置(规则16.5)

8.1替补限制

8.1.1每队每局最多可准许有六人次的替补,且同时可替补一名或多名球员。

8.1.2每局开始时上场的球员,仅可在该局中退场一次及再进场一次,但仅以回到原比赛位置为限。

8.1.3替补球员每局仅可上场一次,以替换开始时上场的球员,同时该替补球员亦仅能由原来被替补退场的球员所替换。

8.2例外替补

球员受伤无法继续比赛时,(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2.4)应作合法之替补,如该队已无合法替补之可能,则可使用例外替补,且不受规则8.1规定的限制。

例外替补是指不在场内之任一球员(自由防守球员除外)替补受伤之球员,受伤之球员不得再进场比赛。

8.3驱逐替补

被判驱逐或取消资格的球员(规则21.3.2、21.3·3)必须以合法的方式进行替补。若是无合法替补的可能,则应判该队为阵容不完整(规则6.4.3;7.3.1.1)

8.4非法替补

8.4.1凡球员替补超出规则8.1之规定音,即为非法替补(规则8.2所规定之情形除外)

8.4.2当球队构成非法替补,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后才发现(规则9.1),则依下列程序处理:

8.4.2.1非法替补之判处,为对队得一分,且拥有发球权。(规则6.1.2)

8.4.2.2错误替补应即改正,

8.4.2.3该队在犯错期间所得的分数一律取消,而对队所得的分数依然有效。

8.5自由防守球员

8.5.1自由防守员(规则4.1.2)于赛前必须用明显线条标示于记录表,号码亦必须于第一局的阵容单上标示(规则7.3.1.3)。

8.5.2自由防守球员的特殊规定:

8.5.2.1装备

自由防守球员必须穿著与其它球员明显不同颜色或不同样式的比赛服(规则4.3.5)

8.5.2.2比赛行为

(a)自由防守球员可以替补任何一位后排球员。

(b)自由防守球员只能扮演后排球员的角色,并且不能将高于网上端的球击向对区(含场内及无障碍区)。自由防守球员不得发球、拦网或试图拦网。自由防守球员于前区及延长区域内,使用高手手指传球时,则队友不得将高于网上端的球完成攻击。如果自由防守球员于后区以高手手指传球时,则队友可以任意击球。

8.5.2.3球员替补

(a)自由防守球员的替补不计为合法正常替补次数,其替补次数、对象不限,但其退场必须与原球员相互替补,再替补时必须经过一次死球。

(b)交换时机:

i每一局开赛前第二裁判查验阵容单之后;

ii在比赛中成死球时

iii鸣笛发球之前。

(c)自由防守球员进出场区只能在球员席前介于攻击线与端线之间进行。

8.5.2.4自由防守球员受伤的替换:

(a)经等一裁判允许,自由防守球员受伤时须与场外球员进行替补,并不得参加所剩下

的比赛。(包含已替补之球员)

(b)被指定替补受伤的自由防守球员之选手,在所剩下之比赛中只能担任自由防守球员

的职务。

第四章 比赛行为

9.比赛情况

9.1比赛的开始

第一裁判员鸣笛后开始发球;而比赛的进行始于发球员击球的瞬间。

9.2死球的构成

比赛中犯规,裁判鸣笛时,构成死球。若无犯规,则自鸣笛时构成死球。

9.3界内球

当球触及包括球场界线在内的场内地面时,即为「界内球」(规则1.3.2)

9.4界外球

以下情况发生时为「界外球」

9.4.1球体触地的部分完全落在界线外时;

9.4.2球触及球场以外的任何物体,如天花板或非比赛球员时;

9.4.3球触及标志竿、绳子、网柱或标志竿、标志带以外的球网本身时;

9.4.4球体全部或一部分在有效的球网空间外通过其垂直面时(规则11.1.2情况除外)

9.4.5球体全部通过网下垂直面。(规则11.1.3)

10·比赛的击球:每队必须在自己比赛区域内打球(除了规则1l.1.2以外)无论如何,救球可以自无障碍区将球打回。

10.1球队的击球次数

各队均赋予至多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规则15.4.1)击回对区,若超过就构成四击球。

全队击球次数的计算不仅包括球员有意的击球,同时也包含无意的触球。

10.1.1连续击球

同一名球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除外,规则10.2.3、15.2·、15.4.2)

10.1.2同时触球

二名或三名球员可同时触球。

10.1.2.1当二(三)名队友同时触球,应视同二(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

若二(三)名队友均趋前击球但仅一人触球,则视为一次击球。

若同队球员互相碰撞,不视为犯规。

10.1.2.2若双方球员于球网上方同时触球而比赛继续进行,则接球的一方仍有三次击球权。

若该球落于界外,则为该球所在场区的对队犯规。

10.1.2.3若因双方球员同时触球而造成「持球」(规则10.2.2)则判为双方犯规(规则6.1.1.2)

并重新发球。

10.1.3藉助击球

在比赛区域内,球员不得以队友或任何建造物/物体作为击球的支撑。

然而若球员即将犯规(触网或越过中线等),队友可予以阻止或将其拉回。

10.2击球的特性

10.2.1可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球。

10.2.2击球必须清晰,不可持球或抛球,球可反弹至任何方向。

10.2.3球可触及身体数个部位,惟须以同时触及为原则。

例外:

10.2.3.1在拦网时,球可以连续数次触及一名或多名拦网者,但须在同一动作中发生(规则15.2.)

10.2.3.2球队第一次击球时(规则10.1、15.4.1)只要是发生在同一动作中,球可以连续触及身体多处部位。

10.3击球的犯规

10.3.1四击:球队在击球回对方场区前触球四次(规则10.1)

10.3.2藉助击球:在比赛区域内,球员以队友或任何建造物/物体作为击球的支撑(规则10.1.3)。

10.3.3持球:球员未能清晰的击球(规则10.2.2)而是用持球、掷球。

10.3.4连击:球员连续击球二次或球连续触及身体数个部位(规则10.2.3)

11·近网球

11·1球越网

11.1.1送到对队场区的球,必须由网上有效穿越空间越过。有效穿越空间是限于球网垂直面部分,其范围如下:

11.1.1.1下至球网上缘。

11.1.1.2两侧到标志竿及其假想延伸线内。

11.1.1.3上至天花板。

11.1.2球的部份或全部从有效空间外穿越球网垂直面飞向对方无障碍区可击回继续比赛只要:

11.1.2.2该球员末接触到对方场区

11.1.2.2球由同边有效空间外击回,对手不得妨碍

11.1.3当球体完全越过球网以下的垂直平面时,即为"界外球"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规则是由技术性规定、非技术性规定和场地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组成的。每场比赛仍为五局三胜,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为胜,第五局先得15分者为胜。当出现24平或14平时,要继续比赛至领先2分才能取胜。

排球比赛规则的作用

规定项目的性质规则规定了比赛的条件、设备、器材、场地、球网和球的规格。规定了参赛的人数、正式上场队员和他们的场上位置、轮转次序。还规定了比赛的方法。规定合法和犯规技术:排球规则中,大量地给出了清楚的技术定义,以及正确技术、不合法技术和错误技术的显著区别。

使比赛在公正的条件下进行:规则中一切有关场地、设备、器材、技术以及行为方面的规定,对双方运动队的成员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公平”。对裁判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理解和执行规则的准确性是公正和合理的基本因素。

排球的比赛规则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一、场地、器材、设备

(一)场地

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比赛场区为18×9m的长方形。中线把它分为相等的两个区,两条长线是边线,两条短线是端线。所有界线的宽均为5cm,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发球区:在两条边线后各画一条长15cm,垂直并距离端线20cm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发球区的深度延伸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中线与进攻线构成前场区,前场区向边线外的无障碍区无限延长,进攻线于端线够成后场区。

比赛场区的四周至少有3m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要有7m的无障碍空间。

(二)球网和网柱

球网为黑色,长9.5m,宽1m,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面上。球网的高度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少年比赛网高男子一般为2.35m,女子一般为2.15m。一般基层比赛或儿童比赛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网高。

球网高度的测量应用量尺在场地的中间丈量。场地中间的高度必须符合规定高度,两条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超过规定网高2cm。

网柱为两根高2.55m的光滑圆柱。最好能够调节高度,固定在边线外0.5-1m处,一切危险设施和障碍物必须排除。

标志带:为两条宽5cm,长1m的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标志杆:两根有韧性的杆子,长1.8m,直径10mm,分别设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两侧。

出球网80cm,高出部分每10cm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三)球:

比赛用球的颜色可为一色的浅色或国际排联批准的多色球,圆周为65-67cm,重量为260-280g,气压为0.30-0.325kg/cm?0?5。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

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一分。

比赛的前四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胜一局(如26:24,27:25)。决胜局以先得1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获胜。

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最多比赛5局,先胜3局的队为胜一场。

(二)发球犯规与判罚

1、发球击球时的犯规

(1)发球次序错误:取得发球权队的6名场上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到后排右首的队员(即1号位队员)发球。

处理:

队员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如果在发球次序错误中没造成得分则判失一分。

记录员必须准确地确定发球次序错误从何时发生,从而取消其发球次序错误过程中所得分数,对方得分有效,并且判罚发球次序错误的队失一分。

如已得分,而又不能确定其发球次序错误从何时发生,则仅给予失一分的判罚。

(2)发球区外发球:发球队员在发球时不受位置错误的限制,但队员发球击球时或跳发球起跳时,踏及场区或发球区外发球犯规。跳发球队员在击球前允许在发球区外助跑,但起跳时必须在发球区内。击球后发球队员可以踏及场内或发球区外。判犯规队失一分。

(3)发球击球时球未抛起或持球手未撤离。

(4)发球8秒。

2、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1)发出的球触及发球队队员、球网或未能通过球网垂直面。

(2)界外球:

球的落点完全在场区界线以外的地面上。

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比赛成员等。

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杆以外部分。

发球时或进入对方场区时,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

(3)发球掩护:任何一名发球队的队员,以挥臂、跳跃或左右晃动等动作妨碍对方接发球,而且发出的球从他的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掩护。如果是两名或更多发球队队员密集站立遮挡接发球队员,而且发出的球从他们的上空飞过,则构成集体掩护。

(三)位置错误

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不在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

判断位置错误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位置错误犯规只在发球击球瞬间才有可能造成,发球击球前、后两队队员可在本场区任意移动或交换位置,不受任何限制。

队员的场上位置应根据脚的着地部位来确定。

明确“同排”与“同列”的概念与位置关系:1、6、5及2、3、4号位队员为同排队员。1、2号位;3、6号位;4、5号位队员为同列队员。同排队员左边或右边队员的一只脚的某部分必须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离同侧边线更近;同列队员中,前排队员一只脚的某部分必须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离中线更近。

(四)击球时的犯规

1、四次击球。

2、持球 判断时注意:

必须清楚击球与持球之间的区别,击球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持球犯规先是使球停滞,再将球抛出。

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是允许的,但触球必须清晰,没有推压动作,并且不得用手改变球的方向。

运动员在拦网时有推、扔、携带等动作,裁判员必须判其持球。

比赛中,精彩动作和多回合的比赛是受欢迎的。因此,运动员在困难条件下进行击球,裁判员应鼓励。

3、连击 判断时注意:

在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个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不判连击。

在第二、第三次击球时,仍应注意判断连击犯规。

排除:在拦网一个动作中球可以迅速而连续触及一名或更多拦网队员。拦网后即使是拦网触球的队员仍可再做一次击球。

判断连击犯规应看清击球一瞬间是否造成连击犯规,不考虑击球前、后的动作。

4、借助击球

队员在比赛场地以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为借助击球犯规。

(五)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1、过网击球

对方在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为过网击球犯规,其依据是击球点是否在对方场区空间。

2、过中线

在比赛进行中,队员整个脚、整个手或身体其它任何部分越过中线并触及对方场区时,为过中线犯规。

3、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

4、触网

比赛进行中,任何队员触及9.5m以内的球网、标志杆、标志带为触网犯规。但队员未试图进行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判为犯规。队员击球后,在不影响比赛的情况下,可以触及网柱、网绳或网全长之外的任何其它物体。

5、进入对方场区的球

规则规定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进入对方无障碍区,队员在不进入对方场区的情况下,将球从同侧过网区以外击回是允许的。在击球时,对方队员不得阻碍。

(六)拦网犯规

1、过网拦网

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拦网为过网拦网犯规。所谓进攻性击球是指出发球和拦网以外,多有直接击向对方的击球。

2、后排队员拦网 三个条件:

后排队员在靠近球网处

手在高于球网上沿处阻拦对方来球

触及了球

3、拦发球

4、从标志杆外伸入对方空间并触及球为犯规。

(七)进攻性击球犯规

1、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三个条件: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踏及进攻线或其延长线。

击球时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

完成进攻性击球,即击出的球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球网的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

2、在前场区对发过来的并且整体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为犯规。

(八)不符合规定的请求间断

1、超过规定次数的请求普通暂停

规则规定第1-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位1分钟,每当领先队达到8或16分时自动执行。决胜局无技术暂停。每队每局还有2次机会请求30秒的普通暂停。

2、超过规定次数的请求换人

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允许请求6人次换人。

3、同一个队在未经比赛过程再次请求替换

4、无权请求的成员提出请求

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可以用相应的手势请求间断,其他成员无权提出请求。

5、在比赛进行中或裁判鸣哨发球的同时或之后提出请求

(九)延误比赛

1、同一局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

2、换人延误时间

3、拖延暂停时间

4、场上队员拖延比赛顺利进行

5、请求不合法的替换

规则规定每局比赛中,主力队员可以换下场和再次上场,但再上场时只能替换原来替换他的替补队员;替补队员只可以替换主力队员上场比赛一次,再由该主力队员替换他下场。凡是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替换为不合法替换。

排球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求解答啊!

排球比赛规则

排球比赛特性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球员在一以球网分隔的比赛场地上进行的一种团队竞技。有不同比赛方式,适应特定状况提供人们不同比赛。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得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第一篇比赛

第一章设备与器材

比赛区域

比赛区域包括比赛球场和无障碍区,而且是对称长方形。

1范围

排球规则1999--2000

比赛球场是一个18公尺x9公尺的长方形场地,四周设有相互对称且至少3公尺宽的长方形无障碍区域。场内自地面向上至少7公尺的空间必须无任何障碍。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场外无障碍区域,自边线外至少须有5公尺;自端线外须有8公尺;自地面以上高度至少须有12.5公尺。

1.2场地表面

1.2.1表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一致,场地表面须使球员无受伤之虞。粗糙、湿滑的球场严禁使用。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仅允许使用木质或人造橡胶的场地。任何球场必须先获得FlVB的认可。

1.2.2室内球场的表面必须为浅色。

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球场的界线皆为白色,场地与无障碍区域则须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1.2.3室外球场可有每公尺0.5公分的倾斜度,以便于排水。界线禁止用固体材料做成。

1.3球场界线

1.3.1所有的球场界线皆为5公分宽,且必须为浅色,并与地面及其它线条颜色不同。

1.3.2界线:

比赛球场由两条边线及两条端线所构成。边线与端线均包含在比赛球场范围内。

1.3.3中线:

中线把球场分割成每边9公尺x9公尺,此线从网下延伸至二条边线为止。

1.3.4攻击线

攻击线位于中线的中心点向后三公尺处。

1.4场区及区域

1.4.1前区

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在攻击线约两侧各划五段长15公分宽5公分,间隔20公分的虚线,虚线总长为1.75公尺(含线宽)。前区延伸至边线以外至无障碍区底为止。

1.4.2发球区

发球区为一位于端线之后(不含端线)、宽9公尺的区域。此区域两侧受到两条位于端线之后20公分、长度15公分的短线,延伸至边线。两条线皆计入此区域的宽度范围内。

深度方面,发球区可延伸至场外无障碍区域尽头。

1.4.3替补区

替补区是由两条攻击线的假想延伸线至记录台问的区域。

1.4.4热身区

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面积3公尺x3公尺的热身区位于无障碍区域外球队席两测的角落上

1.4.5惩罚区:

惩罚区位于两队球员席后方,面积约1公尺x1公尺见方以5公分宽红色为界线,并放二张椅子。

1.5温度

最低气温不得低于摄氏10度(华氏50度)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最高温不得超过摄氏25(华氏77度),最低温不得低于摄氏16度(华氏61度)度

1.6照明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比赛场地的照明度,自场地表面上方一公尺高度处,须有1000至1500勒克斯(LUX)的亮度。

2·球网和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公尺,女于2.24公尺。

2.1.2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

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公分以上。

2.2球网构造

球网宽1公尺,长9.50公尺,垂直张挂于中线轴的上方。

网面由10公分见方的黑色网孔组成。

网顶有5公分宽的水平带子,系以自帆布对折,沿球网的全长缝住。带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孔,孔中穿有绳索与网柱相系,使网顶呈拉紧状态。

带子的中间有一可弯曲的钢索,以利于将球网紧系于网住上。

在网的下方(无水平带),有一条绳子贯穿于网孔之中,以系紧两网柱,使球网下半部呈拉紧状态。

2.3标志带

两条宽5公分、长1公尺的白色带子垂直紧系于两边线上方球网上。标志带视为球网的一部份。

2.4标志竿

标志竿是一支具有弹性的竿子,长度为1.80公尺,直径为10公厘。

标志竿由玻璃纤维或类似的物质制成。

两支标志竿紧系于标志带的外缘,两边各一支标志竿上部80公分的长度超出网顶,每10公分涂以对比鲜明的颜色,以红白相间为佳。

标志竿应视为球网的一部分且作为有效穿越空间的两侧界限。规则11.1.1。

2.5网柱

2.5.1网柱为支撑球网,位于球场与边线相距0.50至1.00公尺处,其高度为2.55公尺,且最好能够调整。

2.5.2网柱为圆形且平滑,不使用金属铁索以固定网柱于场地上,其装置必须无妨碍和危险。

2.6附属设备

所有附属设备须符合FIVB的规定。

3·球

3.1球的规格

球必须为圆形,以柔软具有弹性的皮革制成,其中实以橡胶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颜色:一致且浅色,或是由FIVB核可之组合色彩排球。

圆周:65公分到67公分。

重量:260公克到280公克。

内部气压:294.3到318.82毫巴(每平方公分0.30到0.325公斤)

3.2球规格的一致性

一场球赛中所使用的球必须具有相同的特性,例如:球的圆周、重量、气压、式样等。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必须使用FIVB认可的球。

3.3三球制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可使用三个球。因此项设六名捡球员,即在无障碍区域的四个角落各站一人,两名裁判员身后各站一人。

第二章参加人员

4·球队

4.1球队的组成

4.1.1每一球队最多包含十二名球员、一名教练、一名助理教练,一名运动医护人员(trainer)及一名医师。球员之一是队长且需在记录表上注明。FlVB世界锦标赛中的医师必须事先获得FIVB的认可。

4.1.2每一球队可从12名决定名单中选出一位登记为自由防守球员。(规则8.5)

4.1.3只有登录在记录表上的球员,方可参加比赛,一经教练,队长在记录表上签名后,既不得更换。

4.2球队的位置

4.2.1球员必须坐在球员席或者热身区(规则14.4),教练(规则5.2.3)及其它成员坐在球员席,但可以暂时离座。

球员席位于记录台旁无障碍区以外。

4.2.2只有球队之成员可以坐在球员席,比赛中球员可参予热身(规则4.1.1)

4.2.3比赛中,末上场比赛球员可在热身区徒手热身(规则1.4.4),暂停时可在他们球场后方无障碍区做热身运动。

局间休息球员可在无障碍区用球热身。

4.3装备

球员的装备包括运动衫、短裤及球鞋。

4.3.1运动衫、短裤及袜子必须全队一致,且整洁及颜色相同。(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

4.3.2球鞋必须轻便柔软,由橡胶或皮革制成。

在FIVB世界性成人组锦标赛中,鞋子的颜色也必须全队一致,但商标的颜色图样可以不同;比赛服必须符合FIVB认可的标准规格。

4.3.3球员运动衫的号码必须使用1至18号。

4.3.3.1号码位置须在胸前与背后的中央部分。号码的颜色必须与运动衫成对比。

4.3.3.2球衣胸前号码至少15公分高,背后号码至少20公分高,号码的笔划应有至少2公分的宽。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在右腿球裤上需绣上号码至少4至6公分高,宽至少l公分。

4.3.4队长的胸前号码下方应配戴一条长8公分宽2公分的带子以资识别。

4.3.5禁止穿著号码不符规定(规则4.3.3)或与同队球员不同颜色的运动衫。(规则4.3.1;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

4.4装备的更换

第一裁判可允许一名或一名以上的球员:

4.4.1赤足比赛。

4.4.2局与局之间或替补以后,更换汗湿的运动衫。但新换的运动衫颜色、式样及号码须与原来的相同。

4.4.3天气寒冷时,第一裁判可允许球队穿著训练服装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与样式必须相同,(自由防守球员除)并佩有合法的号码经允许后球队球员都必须依照办理(规则4.3.3.i)

4.5禁止的对象

4.5.1禁止佩戴可能致使球员受伤或为球员提供人为助力的对象。

4.5.2球员可以戴眼镜,但危险须自行承担。

5·球队领导者:队长与教练均须为队中成员的行为与纪律负责。

5.1队长自由球员不得担任队长

5.1.1比赛开始前,队长应:在记录表上签字,代表球队参与掷硬币。

5.1.2在比赛时,球队队长若在场上,便成为比赛队长。

当队长未上场比赛须由教练或者队长本人指定另一位选手代替队长职务,直到队长回到场上比赛或者一局结束为止。唯有当死球时,比赛队长且唯有其本人,才有权向裁判要求:

5.1.2.1请求说明所引用规则的解释。也可将队友的要求或问题转达给裁判员。

若无法接受裁判的解释,队长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异议,保留比赛后将异议记载于记录表上以作为正式抗议的权利(规则23.2.4)

5.1.2.2请求认可

更换运动服装或配备,

确认球员的位置,

检查场地、球网、球等。

5.1.2.3依法请求比赛中止(规则16.2.1)

5.1.3比赛结束时,队长应:

5.1.3.1向裁判员致谢,并于记录表上签字以承认比赛结果。

5.1.3.2若其曾向第一裁判提出异议,可在记录表上确认抗议的记录(规则5.1.2.1)

5.2教练

5.2.1比赛时教练坐在场边指导其球队打球,教练向第二裁判提出阵容单、暂停、替补等要求。

5.2.2教练在比赛前登记或核对己方球员记录表上的姓名与号码并签字。

5.2.3比赛中

5.2.3.1每一局比赛前,教练应将填妥并已签字之球员上场阵容单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

5.2.3.2在比赛进行中,他必须坐在最靠近记录员的球员席上,但可暂时离席。

5.2.3.3要求暂停或替补球员。

5.2.3.4教练可以在球员席前的无障碍区至热身区之间站立或走动进行指导,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5.3助理教练

5.3.1助理教练坐在球员席上,但无权调度比赛。

5.3.2若教练必须离队时,助理教练可在比赛队长的要求下,经第一裁判的认可执行教练的任务。

第三章比赛形式

6·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

6.1得一分

6.1.1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

6.1.1.1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

6.1.1.2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

6.1.2犯规结果

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

6.1.2.1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

6.1.2.2发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

6.2胜一局

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

6.3胜一场

6.3.1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

6.3.2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6.4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

6.4.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

6.4.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规则6.4.1相同。

6.4.3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规则7.3.1.1)则判该队于该局或该场比赛失败。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所需的分数或分数与局数。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7.比赛程序

7.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周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

7.1.1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

7.1.2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

7.1.2.1发球权或接发球权。

7.1.2.2选择场地。

输者只有另一选择。

7.1.3若两队先后进行网前热身,则由先发球的球队先行开始。

7.2热身时间

7.2.1如赛前已有场地练习,则每队上场各有3分钟的热身时间;否则,可各有5分钟时间。

7.2.2若两队队长同意一起进行赛前热身,则依据规则7.2.1的规定,两队可同时进行6分钟或10分钟的热身活动。

7.3球队上场阵容

7.3.1·各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在场比赛。

7.3.1.1每局开始时所决定的球员位置轮转顺序均须维持到该局结束。

7.3.1.2·若球队选择登记自由防守球员,则自由防守球员的球衣号码必须在第一周时与6位先发球员的号码一同标示在阵容军士。

7.3.2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必须将球队上场的阵容写在阵容单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或记录员。

7.3.3凡末列在上场阵容单内的球员即为替补球员。

7.3.4上场阵容单一经提出,即不得更改。

7.3.5若球员的实际位置与上场阵容单上所填的位置不符时:

7.3.5.1球员须在该局比赛开始前,依上场阵容单上所示的位置作更正,不予判罚。

7.3.5.2同样地若一名或多名上场球员未登于上场阵容单上,则必须依照阵容单中所列更换球员,不予判罚。

7.3.5.3然而,若教练希望保留阵容单上未登记的球员上场,则必须请求合法的替补,并登记于记录表上。

7.4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双方球员均须在各自的场区内依照轮转次序排列(发球员除外)

7.4.1球员位置如下:

7.4.i.1三名沿着球网排列的球员为前排球员,应站在4号位置(左)、3号位置(中)及2号位置(右)

7.4.1.2另三名为后排队员,站在5号位置(左)、6号位置(中)及1号位置(右)

7.4.2球员之间关系位置

7.4.2.1每一名后排球员的位置均须比其所对应的前排球员离球网更远。

7.4.2.2前后排球员必须依序排列(规则7.4.1)

7.4.3球员的位置是以他们足部接触地面的位置来判定如下

7.4.3.1每一位前排球员均必须至少有一足的一部分,较具相对位置的后排球员之双足更靠近中线,

7.4.3.2每一位右(左)侧球员均必须至少有--足的一部分,较同排中间球员的双足更靠近右(左)测的边线。

7.4.4球一旦发出,球员即可在己方的场区及无障碍区域任意移动。

7.5位置错误

7.5.1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若有球员未按其规定位置站立,则判该球员犯规(规则7.3和7.4)

7.5.2若发球员击球时犯规(规则13.4和13.7.1)先于位置错误之前,判发球犯规。

7.5.3若发球员是击球后的犯规(规则13.7.2)轮转错误犯规。

7.5.4位置错误之判罚如下:

7.5.4.1该队失一球(规则6.1.2)

7.5.4.2球员应立即回到正确位置。

7.6轮转

7.6.1整局比赛的轮转顺序,发球顺序,球员位置都依阵容单来决定。

7.6.2当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球员必须依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2号位置的球员轮转到l号位置发球,1号球员则轮转到6号位置,依此类推)

7.7轮转错误

7.7.1当发球未按轮转顺序进行时,即为轮转错误(规则7.6.1)。而产生下列结果:

7.7.1.1轮转错误的球队应判丧失发球权(规则6.1.2)并由对队得一分(规则6.2)且拥有发球权。

7.7.1.2改正球员轮转次序。

7.7.2除此之外,记录员应即判定犯错的正确时间。犯规队在错误期间所得的分数均须取消,其对队所得的分数则依然有效。

若无法确定错误时间则分数不取消,仅判犯规球队失一球。

8.球员替补

球员替补是指裁判员允许一名球员退场,并由另一名球员上场代替其位置(规则16.5)

8.1替补限制

8.1.1每队每局最多可准许有六人次的替补,且同时可替补一名或多名球员。

8.1.2每局开始时上场的球员,仅可在该局中退场一次及再进场一次,但仅以回到原比赛位置为限。

8.1.3替补球员每局仅可上场一次,以替换开始时上场的球员,同时该替补球员亦仅能由原来被替补退场的球员所替换。

8.2例外替补

球员受伤无法继续比赛时,(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2.4)应作合法之替补,如该队已无合法替补之可能,则可使用例外替补,且不受规则8.1规定的限制。

例外替补是指不在场内之任一球员(自由防守球员除外)替补受伤之球员,受伤之球员不得再进场比赛。

8.3驱逐替补

被判驱逐或取消资格的球员(规则21.3.2、21.3·3)必须以合法的方式进行替补。若是无合法替补的可能,则应判该队为阵容不完整(规则6.4.3;7.3.1.1)

8.4非法替补

8.4.1凡球员替补超出规则8.1之规定音,即为非法替补(规则8.2所规定之情形除外)

8.4.2当球队构成非法替补,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后才发现(规则9.1),则依下列程序处理:

8.4.2.1非法替补之判处,为对队得一分,且拥有发球权。(规则6.1.2)

8.4.2.2错误替补应即改正,

8.4.2.3该队在犯错期间所得的分数一律取消,而对队所得的分数依然有效。

8.5自由防守球员

8.5.1自由防守员(规则4.1.2)于赛前必须用明显线条标示于记录表,号码亦必须于第一局的阵容单上标示(规则7.3.1.3)。

8.5.2自由防守球员的特殊规定:

8.5.2.1装备

自由防守球员必须穿著与其它球员明显不同颜色或不同样式的比赛服(规则4.3.5)

8.5.2.2比赛行为

(a)自由防守球员可以替补任何一位后排球员。

(b)自由防守球员只能扮演后排球员的角色,并且不能将高于网上端的球击向对区(含场内及无障碍区)。自由防守球员不得发球、拦网或试图拦网。自由防守球员于前区及延长区域内,使用高手手指传球时,则队友不得将高于网上端的球完成攻击。如果自由防守球员于后区以高手手指传球时,则队友可以任意击球。

8.5.2.3球员替补

(a)自由防守球员的替补不计为合法正常替补次数,其替补次数、对象不限,但其退场必须与原球员相互替补,再替补时必须经过一次死球。

(b)交换时机:

i每一局开赛前第二裁判查验阵容单之后;

ii在比赛中成死球时

iii鸣笛发球之前。

(c)自由防守球员进出场区只能在球员席前介于攻击线与端线之间进行。

8.5.2.4自由防守球员受伤的替换:

(a)经等一裁判允许,自由防守球员受伤时须与场外球员进行替补,并不得参加所剩下

的比赛。(包含已替补之球员)

(b)被指定替补受伤的自由防守球员之选手,在所剩下之比赛中只能担任自由防守球员

的职务。

第四章 比赛行为

9.比赛情况

9.1比赛的开始

第一裁判员鸣笛后开始发球;而比赛的进行始于发球员击球的瞬间。

9.2死球的构成

比赛中犯规,裁判鸣笛时,构成死球。若无犯规,则自鸣笛时构成死球。

9.3界内球

当球触及包括球场界线在内的场内地面时,即为「界内球」(规则1.3.2)

9.4界外球

以下情况发生时为「界外球」

9.4.1球体触地的部分完全落在界线外时;

9.4.2球触及球场以外的任何物体,如天花板或非比赛球员时;

9.4.3球触及标志竿、绳子、网柱或标志竿、标志带以外的球网本身时;

9.4.4球体全部或一部分在有效的球网空间外通过其垂直面时(规则11.1.2情况除外)

9.4.5球体全部通过网下垂直面。(规则11.1.3)

10·比赛的击球:每队必须在自己比赛区域内打球(除了规则1l.1.2以外)无论如何,救球可以自无障碍区将球打回。

10.1球队的击球次数

各队均赋予至多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规则15.4.1)击回对区,若超过就构成四击球。

全队击球次数的计算不仅包括球员有意的击球,同时也包含无意的触球。

10.1.1连续击球

同一名球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除外,规则10.2.3、15.2·、15.4.2)

10.1.2同时触球

二名或三名球员可同时触球。

10.1.2.1当二(三)名队友同时触球,应视同二(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

若二(三)名队友均趋前击球但仅一人触球,则视为一次击球。

若同队球员互相碰撞,不视为犯规。

10.1.2.2若双方球员于球网上方同时触球而比赛继续进行,则接球的一方仍有三次击球权。

若该球落于界外,则为该球所在场区的对队犯规。

10.1.2.3若因双方球员同时触球而造成「持球」(规则10.2.2)则判为双方犯规(规则6.1.1.2)

并重新发球。

10.1.3藉助击球

在比赛区域内,球员不得以队友或任何建造物/物体作为击球的支撑。

然而若球员即将犯规(触网或越过中线等),队友可予以阻止或将其拉回。

10.2击球的特性

10.2.1可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球。

10.2.2击球必须清晰,不可持球或抛球,球可反弹至任何方向。

10.2.3球可触及身体数个部位,惟须以同时触及为原则。

例外:

10.2.3.1在拦网时,球可以连续数次触及一名或多名拦网者,但须在同一动作中发生(规则15.2.)

10.2.3.2球队第一次击球时(规则10.1、15.4.1)只要是发生在同一动作中,球可以连续触及身体多处部位。

10.3击球的犯规

10.3.1四击:球队在击球回对方场区前触球四次(规则10.1)

10.3.2藉助击球:在比赛区域内,球员以队友或任何建造物/物体作为击球的支撑(规则10.1.3)。

10.3.3持球:球员未能清晰的击球(规则10.2.2)而是用持球、掷球。

10.3.4连击:球员连续击球二次或球连续触及身体数个部位(规则10.2.3)

11·近网球

11·1球越网

11.1.1送到对队场区的球,必须由网上有效穿越空间越过。有效穿越空间是限于球网垂直面部分,其范围如下:

11.1.1.1下至球网上缘。

11.1.1.2两侧到标志竿及其假想延伸线内。

11.1.1.3上至天花板。

11.1.2球的部份或全部从有效空间外穿越球网垂直面飞向对方无障碍区可击回继续比赛只要:

11.1.2.2该球员末接触到对方场区

11.1.2.2球由同边有效空间外击回,对手不得妨碍

11.1.3当球体完全越过球网以下的垂直平面时,即为"界外球"

11.2球触网

当球飞越球网时(规则ll.l.1)可以触网。

11·3球入网

11.3.1击球入网时,可在球队三次击球的限制下将球救起(规则10.1)。(发球除外)

11.3.2若球将球网的网孔击破或将球网击落,则该球不计,并重新发球。(发球除外,规则11.2)

12·近网球员

12.1手越过球网

12.1.1拦网时,若未妨碍对方球员攻击前及攻击时的活动,

拦网者可越网触球(规则15.3)

12.1.2当进攻球员在自己的比赛空间击球时,手于击球后可顺势越过球网。

12.2网下侵入对区

12.2.1只要不妨碍对方的活动,允许球员由球网下方侵入对方空间。

12.2.2跨中线侵入对方场区:

12.2.2.1允许单是(手掌)或双足(手掌)触及对方场地,惟侵入的单是(手掌)/双足(手掌)须

仍有一部份与中线接触或在中线的上方。

12.2.2.2禁止以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触及对方场地。

12.2.3球员可在死球后进入对方的场地(规则9.2)

12.2.4若未妨碍对方球员的活动,球员可侵入对方的场外无障碍区域。

12.3触网

12.3.1球员无企图击球而触及球网或标志竿,不视为犯规(规则12.4.4)。

12.3.2球员一旦击球后,可触及球网全长以外的网柱、绳子或其它物体。但不得妨碍比赛。

12.3.3若球被击入网,并致使球网触及对方球员,不作犯规论。

12.4近网球员犯规

12.4.1在对方攻击前或攻击时,球员于对方空间内触及球或对方球员(规则12.1.1)

12.4.2球员由网下侵入对方空间干扰对方的活动(规则l2.2.1)

12.4.3球员侵入对方场地(规则12.2.2.2)

12.4.4球员企图击球时,触及球网及标志竿(规则12.3.1)

13.发球

发球,系指后排右方球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

的动作。(规则13.4.1)

13.1一局的首先发球

13.1.1第一局与决胜局(第五局)的第一次发球,以掷硬币方式决定之(规则7.1)

13.1.2其它各局则由前一局未先发球的球队开始发球。

13.2发球顺序

13.2.1各队球员须依照上场阵容单的顺序,依次发球(规则7.3.1.2)

13.2.2每局第一次发球后,其后的发球球员依下列方式决定:

13.2.2.1当发球队赢得该球时,由原球员再发球

13.2.2.2当接发球队赢得该球时,则由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并轮转(规则7.6.2)。出前排右的球员移到后排右位置进行发球。

13.3指示发球

第一裁判确认发球员已拿球,且双方球员已准备进入比赛,便可指示球员发球。

13.4执行发球

13.4.1球抛起或离手后,应以单手或单臂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出。

13.4.2在击发球的瞬间或跳跃发球起跳时,发球员不得触及球场场区(含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踏入或落于发球区外或场内。

13.4.3第一裁判鸣笛指示发球后,发球员必须在八秒钟内将球击出。

13.4.4裁判鸣笛前所发出的球无效,应重新发球。

13.5掩护

13.5.1发球队球员不得以个人或集体掩护方式妨碍对方观察发球者或球的飞行路线。

13.5.2在发球时,球员不得以个人或集体以挥动手臂、跳起或侧移。球飞经集结球员上方,即构成掩护。

13.6发球犯规 13.6.1即使在对方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规则13.7.1),下列的犯规则成为换边发球。发球员: 13.6.1.1违反发球顺序(规则13.2)。 13.6.1.2未按规定执行发球(规则13.4)。 13.6.2发球犯规:击发球后犯规正当发球后,造成发球犯规的情况如下(除非有球员位置错误):(规则13.7.2) 当球: 13.6.2.1触及发球队球员

排球世界联赛时间表

排球比赛规则

一、赛事组织规则

1.将所有参赛队伍分成四组,各组进行单循环,小组第一晋级半决赛。

最后决出院第一二三名。

2.小组赛、半决赛、季军争夺战采用三局两胜制,决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球得分,非决胜局25分制,决胜局15分制,每局先到25分或15分,并在此基础上比对方高出两分为胜一局。当比赛进入决胜局前裁判员将再次召集双方队长进行抽签,以决定发球权及场地。

二、具体比赛规则

1. 队员与位置

比赛时,每队上场六人,三男三女,前排三人,后排三人,前后排队员前后相对位置、同排的左右位置不得在发球前交换。每队设队长一名,在出现争议以及需要暂停时由队长提出。比赛中允许使用自由人,但需要在比赛前向裁判说明。

2. 轮转与发球:

每队场上的六名队员须轮流发球,不得有人多发或少发,发球区域在底线后;发球时,不得踩线或进入球场内,否则计发球方违例,判接发球方得一分,同时换发球。换发球时场上队员进行顺时针轮转。发球时不得利用身体进行掩护以干扰接球方接球。

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一次,并在落地前用手或手臂击出。

3. 比赛中的击球

前排三名队员可在三米线前起跳扣球或拦网,接发球时不允许拦网。每队最多触球三次必须过网,否则判为四次击球失分。但前排拦网触球不计在三次触球之内。接球可以用身体任意一部位,但不提倡用脚踢球。不得单人连击。不得持球和拖球。

拦网时身体任何一部为不得触网,不得过网击球,拦网队员身体不得触碰对方进攻队员。

4. 换人与暂停

比赛中每队每局可以进行两次换人,但不得改变场上队员位置,换人必须为一对一换人。换人前后场上队员应始终保持三男三女。每队每局有一次暂停。

5. 其他场外因素

除暂停以及局间休息,队员不得利用发球间隙饮水拖延时间。

所有因其他场地用球进入场地、比赛中球经触碰到树枝改变球的运行方向,则视为干扰,重新发球。

若出现争议裁判无法判断,应重新进行此球。请比赛队员服从裁判判罚。

2023年排球世界联赛时间表是:排球世界联赛一共有4轮比赛,时间是2023年5月30日至7月16日。2023年5月30日至6月4日在日本名古屋比赛,2023年6月13日至6月18日在中国香港比赛,2023年6月27日至7月2日在韩国水原比赛,2023年7月12至16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阿灵顿举办总决赛。

1、第一周日本名古屋站,比赛时间:5月30日至6月4日

5月31日17:00,中国VS巴西。

6月2日12:10,中国VS德国。

6月3日14:40,中国VS荷兰。

6月4日18:10,日本VS中国。

2、第二周中国香港站,比赛时间:6月13日至6月18日

6月13日20:30,中国VS加拿大。

6月16日20:30,保加利亚VS中国。

6月17日20:30,波兰VS中国。

6月18日20:30,意大利VS中国。

3、第三周韩国水原站,比赛时间:6月27日至7月2日

6月28日20:00,中国VS塞尔维亚。

6月30日18:00,中国VS多米尼加。

7月1日13:00,韩国VS中国。

7月2日16:30,中国VS美国。

4、总决赛美国德克萨斯州阿灵顿,比赛时间:2023年7月12至16日

7月12至16日,东道主美国女排和其他7支分站赛胜场数和积分排名占优的球队参赛。

2023年排球世界联赛赛事阵容

1、中国女排2023年国家联赛23人大名单

主攻:王云蕗、仲慧、李盈莹、段放、王逸凡、吴梦洁、陈曦悦。

副攻:袁心玥、杨涵玉、高意、王媛媛、曾洁雅。

接应:龚翔宇、郑益昕、段梦可、杜清清、缪伊雯。

二传:刁琳宇、许晓婷、丁霞。

自由人:许嘉楠、倪非凡、王梦洁。

2、土耳其女排2023年国家联赛30人大名单

主攻:巴拉丁、梅里哈、艾登、杰贝吉奥卢、S-沙欣、申奥卢、埃尔凯克、奥兹索伊。

副攻:艾达、居内什、卡拉奇、阿克约尔、阿里奇、阿克曼、居维利、德米雷尔。

接应:瓦尔加斯、卡拉库尔特、尤兹根奇、巴斯尤尔库。

二传:奥兹巴伊、E-沙欣、恰勒什坎、乌纳尔、奥兹德米尔。

自由人:阿克兹、奥格、阿伊卡奇、阿卡塞斯梅、伊尔马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