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球员,国家队谁拉球最转
1.80年代中国乒坛一姐是谁?她都获得过多少金牌呢?
2.王励勤,马琳,马龙他们3个是中国乒乓球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吗?他们打球有何特点,谁的FENS多点
3.乒乓球赛中常说的“拉球”是怎么回事?
4.乒乓球怎么培养拉球意识?
5.中国女排现役国家队球员,扣球高度排名前三位的边攻手是谁
右手持拍基本姿势及站位如下:
两脚开立,比肩稍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脚前后之间的距离大约差半只脚掌。双脚前脚掌着地,脚后跟略抬起,重心在两脚之间。
两膝弯屈,上体略前倾,适度收腹含胸。肩关节放松,肘部弯曲,大臂与小臂间有夹角(这个根据每个人的身高、打法的不同都会不一样的,有这个概念就行),执拍手位于身前偏右处,拍略高于台面,拍头朝前。
正手攻球技术
站位在近台,身体离台约50厘米,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双膝弯曲,身体略微前倾,重心压在前脚掌上(基本姿势)。来球时,小臂以肘为轴向后拉动。当球落到本方球台上,小臂以肘为轴向斜前方击球,拍型保持垂直台面,略向前倾。
击球的时机在上升期和高点期(用到上一章击球点的概念了)挥拍击球。顺势挥拍至至眉心与左眉之间,球拍距离眼眉一拳半左右。然后迅速还原到基本姿势。
扩展资料:
乒乓球发球方式
(一)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④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
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
②注意手腕抖动发力;
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
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
④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
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
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
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
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
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
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
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
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中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
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
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
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
④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
⑤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 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 要点:
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
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
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
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
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
百度百科-乒乓球
百度百科-乒乓
80年代中国乒坛一姐是谁?她都获得过多少金牌呢?
谁说巴西和阿根廷快?
巴西向来都是打华丽的,讲究控制节奏,巴西只能说不慢,但绝对谈不上快;
阿根廷有了里克尔梅能快到哪去?
其实南美的球队都不快,只是流畅而已
荷兰更慢,当年的全攻全守的快节奏已在巴斯腾的身上不见了踪影,荷兰近年的配合打得极不流畅,是欧洲近年来退步最快的球队,也谈不上快。
葡萄牙倒打得快,因为他们有C罗、夸雷斯马、纳尼、马尼切等快将,另外,葡萄牙在本届的杯赛有得一看。
西班牙打得不算太快,他们和巴西一样,讲究控制球,不打快。
要说快的,我倒支持楼上说的捷克及其他东欧国家,他们讲究用强悍的身体、简洁的打法、快速的节奏控制比赛,他们的节奏的确很快,不信楼主可以去看。
另外,我在这强烈支持楼主去看德国队,他们已不再是之前那支粗糙的球队,简单是焕然一新,打得也很快,还好看!
王励勤,马琳,马龙他们3个是中国乒乓球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吗?他们打球有何特点,谁的FENS多点
?80年代中国乒坛一姐、59块金牌得主、中国四大满贯第一人这就是曹燕华
曹燕华,一个曾三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的中国女队主力队员,两次获得女子单打冠军,与蔡振华合作获得男女混双冠军。
在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上,她与张德英合作,随着她最后一板的扣杀成功,新添了世界女子双打冠军的称号,也使中国队囊括了世乒赛全部七项冠军,创造了国际乒坛有史以来,包揽全部七项冠军和五个单项亚军的历史纪录。当时,她是继林慧卿后又一位赢得世乒赛四个项目大满贯的中国运动员。
曹燕华,1962年出生于上海。5岁起练习乒乓球,1977年进入国家队,2年后收获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56项冠军,其中世界冠军7项。2002年获得中国乒乓球杰出贡献奖。
现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侨联副主席,上海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校长。
38届世乒赛之后,由于肝病影响等原因,曹燕华在年仅22时就宣布退役,离开了乒坛,之后她随丈夫施之皓去了德国打球生活,在九十年代中期回国。目前为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校长,国家队主力队员许昕就是她的学校培养出来的。
她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56个冠军,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四次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3年、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
于是,在旅居海外10年之后,曹燕华回到上海,创办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她谦称,"我做的这些事情微不足道,但却是传承体育文化的实事,所以做得津津有味。"
这么优秀的一位球员,遗憾的是23岁那年离开乒乓球队,转而开始新的人生。
曹燕华可以算是中国乒乓球界产出的第一位女霸主,她在23岁之前便拿到了至今仍需被仰视的辉煌业绩,堪称是国乒历史上的绝代娇娃!
前些天看新闻她和许昕一起参加功勋教练吴敬平在上海的新书签售活动,曹燕华风采依旧,还是那么干练,那么漂亮。
曹燕华是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前冲弧圈球,速度快,落点好,拉球旋转性强,善于变化,她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员中获世界冠军最多的选手。
曾经的中国乒坛有她!让我感到十分骄傲!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再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乒乓球赛中常说的“拉球”是怎么回事?
王励勤:
王励勤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
马琳:
马琳是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守望者,也是这一打法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马琳身上,基本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型打法的全部特点。中国直板快攻打法的“灵、巧、快、准、狠、刁”,在马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具备良好的发球技术,主动上手时速度快、落点刁,叫人摸不清头脑,前三板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持中能近能远,尤其是正手,具有很强的搏杀实力,这也是一般直板选手很难具备的。
马龙:
马龙的打法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其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近两年涌现出的新秀。马龙打法全面,技战术使用合理,不过他的独门功夫更多的是发球战术,落点变化极其刁钻的侧上、下旋球令很多高手难以撼动,再加上两面连续回短能力,真是有点让人望而怯步。
王皓: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以正手和反手两面拉球作为相持,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王皓本身的发球采用正反手两面发球,逆旋转发球令对手难以控制,发球后以两面上手为主,拉球力量不是很大,但出手快,连续球好。
最新世界排名
排名 运动员姓名 国家
1 (<<) 12917.50 王皓 中国
2 (<<) 12830.75 马琳 中国
3 (<<) 12706.75 王励勤 中国
4 (<<) 12613.00 马龙 中国
5 (<<) 12578.75 波尔 德国
6 (<<) 12533.25 萨姆索诺夫 白俄罗斯
7 (<<) 12397.50 陈玘 中国
8 (<<) 12338.75 柳承敏 韩国
9 (<<) 12252.25 吴尚垠 韩国
10 (<<) 12223.75 高宁 新加坡
乒乓球怎么培养拉球意识?
拉球简单说就是击球以摩擦球为主或者打摩结合,主要目的是制造上旋和侧旋。请看看国家队吴敬平教练的文章:正手拉球的发力动作
一、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二、重心移动 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在这一环节上,业余选手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大的转动髋部,使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运动过多,造成拉球时的力量分散,不能有效的发挥向前的力量。比较好的做法是,重心在垂直轴上略有移动的同时,在矢状轴上要有一定的运动,使得重心有足够向后运动的距离,这有利于在发力时向前移动。如果重心移动有投铁饼的感觉那就错了。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三、引拍 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余动作都是没有用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最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要自然。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这时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在150°-170°之间即可。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地影响拉球发力。如果有这样的毛病,必须坚决改掉。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肘关节几乎始终与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前后方向上超过手的位置,那说明引拍就有问题了,其前后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移动,不能是肘关节拉着前臂做前后运动。上臂在引拍过程中,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打开,不要夹臂,大约有一拳的距离即可。
四、发力 总体上说,拉球的发力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则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传递,由身体的下方向上方传递,由身体的近端向远端传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右脚的外前侧向前上方蹬地开始,重心逐渐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适当前顶,腰部和腹部收紧,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直板拉球时,要在抓紧球板的同时,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五、板形与击球部位 现代乒乓球的拉球更讲究“打摩”结合,所以拉球的板形不必过于前倾,这样容易造成摩擦过多,球的前进力不够。常用的板形是在拉球的起始阶段,板面保持与地面垂直即可。在击球的一瞬间,伴随着手腕内收,板面略有前倾,给球一定的摩擦。摩擦与撞击同时进行。在拉加转弧圈时,摩擦多一些;拉前冲弧圈,只要能保证有适当的弧线,使球过网上台,要增加撞击的比重,使球产生足够的向前冲力;当在第一点拉时,可增加摩擦的比重;反拉时摩擦要多一些,自己发力拉时,撞击要多一些。在击球部位上,拉下旋和一般旋转的上旋球,接触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为了增加拉球的准确性,接触点可稍向左侧面一点,但千万不要侧面过多,形成拉侧旋球的情况。 击球点与击球时间 过去我们常强调拉球的击球点在腹前,现在看来,在实践中还有些出入,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现在的击球点,一般在身体侧面就比较合适,但不要超过身体后方的最远点,稍前一点。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一点击球,可能更容易发挥手臂挥动的加速度,因为此时力臂最长,容易发力。拉前冲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初期,因为高点期很难把握,时间太短,并且借力也有一定的问题。拉加转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期。这时有较长的时间摩擦,制造弧线。再说说用力方向。总体上讲,拉球的用力方向是向前上方发力。但只记住右后下向前上发力是不够全面的。从生物力学拍摄的连续的运作轨迹投影来看,拉球的手臂运动轨迹是向内倾斜的半弧线。实际上是由右后下方向左前上方用力的过程。这一点从实践中优秀运动员肘部运动轨迹就可看出,它是一个由内向外再向内的小半圆形。所以在学习拉球时,切记肘部不要前后移动,影响日后提高阶段的拉球质量。
六、随势挥拍与还原 。球离开拍后,手臂还要继续挥动一段距离,我们把这一段叫做随势挥拍。其作用是缓解手臂发力运动的惯性作用,对增加球的力量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动作将不够连贯和自然,影响协调性。有关还原的位置,要根据下一板球的击球情况来选择。如果采取单面连续拉,那么还原时的重心就要偏向右侧,以节省下一板进攻的时间;如果准备采用两面进攻,重心则宜偏向中间,可随时向两边移动。球拍置于开始时的位置——腹前。
中国女排现役国家队球员,扣球高度排名前三位的边攻手是谁
第一,学会放慢速度,用旋转来牵制对手,切勿一味跟对手打快。
乒乓球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取胜要素,像伊藤美诚能够打败国乒众多主力也是因为她近台的速度非常快,让人很难有拉弧圈的余地。刘诗雯能够在乒坛征战多年, 也是凭借“速度”这个法宝。 在业余球友中了不乏有打速度这种类型的选手,我跟他们交手时推完反手、推正手,速度和角度兼具,而且能推到非常多的板数。 虽然最后也能赢下来,但一味跟着对方的速度走打得就非常累。
后来,我改为正手主动增加拉球,由于旋转较强,对方在快推快攻时很由于出界。 这样一来,我用旋转制约了对方的速度,反而会轻松胜出。因此,有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去追求速度,跟伊藤比快你比得了吗?她会越打越快。相反,我们遇到这种选手反而要学会放慢,把旋转加上去,把拉球的质量提高上去,更容易拿下比赛的胜利。 这是说的第一点,也就是意识方面要主动去拉球,而不是跟对方去拼速度。
第二,学会用脚找球,用腰腹来发力,切勿只用大臂发力拍打。业余选手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大部分是处于靠手来打球的阶段。来球是半高球或上旋球,挥起大臂直接就拍、直接扣,这样扣杀起来的确很爽、威胁也很大, 但不利于我们形成拉球的意识。 在第一点中我们说到了一味拼快,追求速度你就失去了拉球的空间,容易以击打为主。那么要形成拉球的习惯, 必须要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学会用脚找球,用腰腹发力来攻击。
用脚找球就是不管来球是什么位置,你总要移动到合理位置来拉球。如果让球顶住、压住你是没有办法来拉球的。从专业角度来讲, 我们以右腿为支点,让对方的来球总是在你右腿膝盖的上方, 只有移动到这个角度,你转腰发力拉冲弧圈才是最合理的、发力最充分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来多看一些孙颖莎反手拉完然后衔接正手的跑动位置,是不是球总以她的右膝膝为准,确定这个位置后拉球是具备相当大的杀伤和稳定性的。 否则,球别住你的身体后,你非常容易攻球出界。
第三,敢于拉冲对方强下旋球,增加手腕的摩擦,切勿用搓、劈的方法来处理。拉球一般都是从下旋拉起,然而对于一些下旋比较转的发球,或者搓过来的下旋球,有些球友是不敢拉的,反而会采取劈长或搓一板过度,这样反而会让对方先拉起来,自己陷入被动之中。 拉球本身就是一个练习的过程, 如果你能拉起30转的球,那么你就要敢于挑战去拉50转,甚至是80转。下旋越是强烈的球,手腕带起、拉起的一瞬间更要主动加强摩擦,否则很容易拉球下网。 养成拉球的习惯除了意识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信心。
乒乓球如何培养拉球意识?
这的确是很多业余球友解不开的疙瘩。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学会拉弧圈球。什么是弧圈球?就是强烈上旋或侧上旋的球。如何判定拉出的球在强烈旋转?就是球有一个明显的半圆飞行轨迹,且落地后仍在快速旋转。
好了,言归正传。先谈一谈业余球友中会拉弧圈球的人为什么那么少?最多的只是会拉一个小上旋。这是什么原因?是弧圈球的技术太难学了吗?非也。对这个问题本人观察了三十多年,也想了三十多年。记得2000年时本人到一个科研单位的乒乓球室去打球,和一个该单位老员工对练,当时我顺手拉了一个侧拐弧圈球,没想到对方高喊:弧圈,弧圈!于是经常喊我去打球。那个时侯会拉弧圈球的人是凤毛麟角,到了如今业余球友中仍然不多。为什么?最近几年本人在一所大学的业余球友中专门教他们拉弧圈,无论我怎样示范,怎样在实战中拉高吊和侧弧,各位始终学不会。我又要问:为什么?而我为什么会?尤其是当今传媒发达,要想在手机上看世界级的高手拉弧圈球,那是分分钟的事。但很多球友就是学不会。原因何在?我真的不忍心说出真正的原因,那就是被教坏了!(且听下回分解)好,咱们接着聊。刚才之所以停顿了一下,就是为了看一下各位是否关注这个话题,如果不感兴趣,立马打住。现在点击量已过万,说明各位很关注这个事,因此本人更不敢怠慢,更要推心置腹地和各位好好聊一聊。
我发现有很多业余球友在学习正手攻球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臂夹紧,只收小臂,手腕同时上翘,下肢和腰腹基本不用力。这就是所谓的要求动作要小。并被要求不可用大力,唯有这样才有利于动作定型。"动作定型"实际上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甚至是狭隘错误的论调。刚才这个正手动作可以理解为正手快带,连快点都不是。当手腕上翘时,击球的效果实际上是一个滑板。打直线或者反手位的正手斜线滑板。照此练的结果是:击球缺少弧线,发不了大力,没有全身协调发力的鞭打效果。因此也学不了弧圈球。(待续)如今在乒乓球的教学中“鞭打效果"被多次提到,并且也成为练习正手攻球的最佳效果。(反手也一样)我们在看乒乓球大赛时,双方球员上场后,先在球台上对打几个球,这时他们的动作就是前面提到的只收小臂。这几个动作实际上是试球,找到球的特性。之后开始退台一步,放开手脚拉打。这时的动作才是真正的正手攻。而我们的业余球友却把前面的试球动作当成了正手攻的标准动作来练,其结果是啥也没练着。那么什么是正手攻的标准动作呢?要不要定型呢?在什么是正手攻的标准(正确)动作问题上,在国家队已无须过问。此问题只在业余球友和初学者中有意义。简单的说就是让全身之力通过球拍有效的将球击出。这首先就是要放松,两脚站立要大于肩宽,肘关节和手腕都应放松,要充分引拍,在球来时让持拍手在身体的三点钟位略前位置(而不是身体正前方)迎球合击。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体转动带手臂击球的过程。手腕在触球瞬间突然固定,但不可用手腕加力带。由此找到鞭打的效果和手感。乒乓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旋转,而弧圈球正是把旋转发挥到了极致。许昕之所以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就是因为许昕把弧圈球拉到了艺术家的高度。那么弧圈球究竟应该怎么拉呢?许昕就是最好的样板,且还是直板。简言之,重心大低,手臂伸直,充分引拍,用球拍兜住球,用全身之力带之。就如同掷铁饼的动作和手感。那么如此潇洒的弧圈是否就定型了呢?非也。真正学到的是对球的旋转的感知和随心所欲的发力打(拉)。总之一句话:协调发力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除了摆短,能让每一板击球达到速度和旋转的最大化。那么最后就要回到本文的主题了:如何提高拉球意识?实际上就是正手拉球意识。这里要强调,首先要学会拉高吊弧圈以及前冲和侧捌弧圈,如果不会,提高拉球意识则没意义。我们看到很多世界高手在接发球时,多站在反手位角上,让出正手位的大片空档。其意识就是抢拉正手位的球。来球如果是下旋且出台,即可正手拉高吊弧圈。波尔就是拉第一板高吊弧圈的高手。且拉球的下降期,这样来球旋转已下降,容易拉起同时拉过网的弧线也低,对手不易反拍之。反手同样也可以拉高吊弧圈,朱雨玲就经常来一板反手高吊。如今反手拧拉也已成为趋势,把下旋球拉成上旋球,之后正手全台拉冲。许昕已表演的淋漓尽致。总之提高正手拉球意识必须得建立在会拉弧圈球的基础之上。愿各位都成为会拉弧圈球的高手。谢谢!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最近刚好遇到一个类似的问题。
前两天跟一个球友打球,发现他的球多为下旋球。这个时候我就加大了拉球的频率,加强了拉球的旋转,调整拉球的线路。突然感觉这样的效果还不错。拉起来之后在相持转进攻,反手得势正手得分。打起来非常的流畅。让我感觉到拉球在自己的整个技战术体系当中还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它可以让我们在被动的时候可以转为主动。
那么解决题主的问题就很容易了,从两个方面去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心理问题。你要明白自己拉球对你整个技战术的安排上是有帮助,要有勇气尝试拉球。要明白拉起来才能控制对手,限制对手的进攻,让自己掌握主动。这就是心理层面的一种方法,培养拉球意识就是让自己相信这件事情对自己是有利的。
第二个方面,正确的培养拉球的意识,一定要承接第一个问题,那就是相信拉球是对自己有利的一件事情,那么对自己有利的一件事情,而且自己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去做到,那么他一定会趋利避害的去多拉球。那么这个百分之百的把握是从哪里来呢?那就是对于拉球技术的自信。对于平时拉球技术的练习以及各种拉球过渡转相持的方法有清楚的了解,也就是拉球只是开始后面的衔接才更重要。不然单纯的拉球也是么有意义,让对方反拉或者反撕那就是送分题了。
百分之百的把握不仅仅是在拉球的联系上建立的熟练度,还有实战得来的自信感或者叫手感。你可以平时做一些实战演练和球友配合练习多球不定点,下璇结合上旋。对于培养拉球意识非常有帮助。
如果没有练习多球的环境,也可以找长胶球友陪你练习拉球。和长胶练习拉球有两个好处,可以一直拉下去,就是你拉上旋过去,他磕回来是一个下旋,然后你继续拉球,你拉的越转磕回来的球就越转。这样对你练习拉球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可以搓一板拉一板,这样的话拉球练习,练的是拉上旋球。这对于你这个压拍或者压低弧线也有非常好的练习帮助。
说的再清楚一点,意识就是思想层面的,你就要有主动行为的去做这件事情,要认为拉球这件事是对的,还要有足够的拉球能力。形成肌肉记忆,将拉球培养成条件反射,下意识的行为你就成功了。
首先还是要搞清攻球和拉球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以正手攻球为例,攻球是以撞击为主,拉球是在撞击的基础上增加了摩擦,也就是说,攻球是拉球的基础。而拉球需要有更大的引拍空间,因此,在视觉上要比攻球的动作大一些,所以有很多教练说,拉球是攻球的放大版。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练拉球就有思路了:首先必须要练好攻球,把球打实,要培养用身体击球的意识,直到把球打出质量和效果来,然后再去练拉球。拉球的引拍空间会加大,攻球不用退台,而拉球时可能要退台半步;攻球时小臂收缩的角度可能只有90度,而拉球则需要至少150度,甚至是180度,有些高手甚至大于180度。引拍的距离越长,在加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你击球时的速度就会越快,产生的瞬间摩擦力就会越强,再加上你的撞击力度,那么击出去的球质量可想而知。
刚开始练拉球时可能会打不到球,或者会产生干磨球不往前走的现象,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从攻球向拉球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引拍空间和小臂收缩角度的变化发生节奏的变化,俗话说就是点还没有对上。这需要每一个人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重新找到自己的击球点,逐步体会在撞击的基础上增加摩擦的效果,直到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
任何意识都是需要刻意培养的,乒乓球的拉球意识同样如此。在你平时与人打球时,不管来球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或是侧旋球,只要球出台了,你就下意识地去拉球,刚开始的阶段,不要介意输赢,这时候你的拉球肯定是十有八九球会下网或者打飞;如果你是经常打乒乓球的话,保持这种心境刻意去拉球,一般三个月左右,见到出台球,你的手臂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做出拉球动作。半年时间,拉出的球落台后会有较强的旋转,对方会经常接空的,这个时候你的拉球对业余球友来说,已经是有一定威胁的球。
答:我是“杨磊谈乒乓”,我来回答。
我的回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一是拉球意识需要刻意培养,二是拉球意识根本不用培养。看似矛盾,下面分别谈一下。
第一,拉球意识需要刻意培养拉弧圈球技术,作为乒乓球运动中一项高精尖的技术,必须专门学习、专门练习,从外在基本动作,到拉上旋球、下旋球,从定点拉到不定点拉,从正手到反手,从近台到中远台,内容很多、要求很细,都需要一一练习,这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更多场景是日常训练。
第二,拉球意识根本不用培养为什么这么说?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掌握了拉球技术,用的时候,就是随心所欲、自然而然,觉得应该用,就自然用出来了,不用刻意提醒自己。
没有掌握拉球技术,或者说掌握不扎实,一味自我提醒,用处也不大。比如说比赛时候,对方发你出台急长下旋球,你连着拉下网两个,到第三个,肯定乖乖搓了,先得保证上台啊!
所以,拉球意识更多时候应该是练习时候,功夫在平时。真到了比赛之中,兵器库里有什么用什么,什么过硬用什么,不可强求。
基本功 实战
抛开预判谈意识都是扯淡,不接受任何的反驳。看到这个问题反映出提问者是个初学者。那么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发球的时候才能有主观意识,其余任何情况下都是先做预判然后分主观意识和肌肉记忆(俗称下意识)。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发球的时候是主观意识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哪么其余的任何情况下为什么都要先预判呢?预判是什么呢?其实预判就是预先判断对手的动作。只有通过分析对手的动作,判断出乒乓球飞行方向、旋转和落点,才能有主观意识的决定,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处理这个球,只有这样上台率才会增加。
如果没有了预判,不管什么球,过来我先拉一板,哪么上台率就会非常的低,借助网络名言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0-5.
开始打球时,多用搓球、辟球、推挡等技术,所以我们要主动去练习拉球技术,因为这项技术还是优于其它技术的,在比赛中积极主动地去拉球,能拉的就不用其它方法,特别是反手拧拉,效果超好。
体验技术要领,坚持
扣球高度是排球运动员非常重要的技术参考指标。目前,世界头号接球手埃格努的扣球高度为3.40米,而世界头号攻击手朱婷的扣球高度为3.27米。那么中国队排名前三的球员是谁呢?我们来分别评价一下:
第一名,自带排位,朱婷是当今世界女排第一主力,朱婷以3.27米的扣球高度排名第一是无可争议的。身高1.98米、弹跳76厘米的陈忠和、郎平和古迪都称朱婷为排球“天才”。在之前,梅系主攻鼻祖王经过努力成为中国女排“铜代”的主攻。在我们眼里,主攻应该是大美,强大的重炮。不过的出现让中国的主攻重回了“郎时代”,而郎平作为当年的三大主攻,也以出色的弹跳而闻名。
朱婷的身高、弹跳和扣球高度已经超过了“铁榔头”。令人惊叹的是,作为一名亚洲球员,朱婷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都很出众,尤其是他“旱地拔洋葱”的能力甚至让埃格努、博斯等人相形见绌。一般球员往往需要三步走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扣球高度,而朱婷原地起跳一步走的扣球高度远高于大多数女排球员。
自2013年郎平再次掌舵以来,中国女排连续两次夺得世界杯和里约奥运会冠军,世锦赛亚军和季军都与朱婷这位优秀的攻击手有着莫大的关系。朱婷今年27岁。应该说,Ting团队从技术到心理,再到团队核心的霸气,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朱婷退役之前,国际排球界没有候选人可以取代她成为世界第一。
第二名,穗高3.25米,张常宁。就侧卫而言,张长宁在中国女排的扣球高度中排名第二。与朱婷的3.27米相比,张长宁只差2厘米。这2cm的小小差距,让同为主攻的两个人,一个是世界级的攻击手,一个只能算是优秀的攻击手。严格来说,张常宁和朱婷不是同一类型的攻击主力。与郎平的扣球风格相似,朱婷的扣球点高,启动速度快,扣球力量大。
但张常宁类似罗宾逊、希尔、汤姆、拉尔森等支撑型主攻风格,后排技术非常全面。在进攻力度和扣球高度上,张常宁也是优于上述其他外籍主攻手的。但正是因为扣球动作、出发速度和前一步的步伐,张常宁在进攻端一直打不出她3.25米高的水平。张长宁玩沙子出气,现在还保持着把沙子转走的习惯。沙地起跳和室内排球不同。当你来到网前,你会习惯性地停下来,在柔软的沙地上获得更高的扣球高度。
而在室内排球中,网前停顿恰恰是去除了冲的力量,浪费了扣球的高度。另外,张长宁扣球技术简单,喜欢用力量杀人,但她没有能力打击王力可伊美。停顿的时候正好赶上对方最高的拦网节奏,所以进攻受阻的情况很多。
不过在2018年世锦赛伤愈后,张长宁也纠正了自己的扣球。2019年世界杯和2020-2021赛季,我们都可以看到张常宁的节奏更快,直路和斜线扣球的区分更合理。有了辅助进攻,堵嘴、突入、阶梯进攻的手段更加丰富,也让张常宁在进攻上有了一些压倒性的感觉。
第三名,穗高3.15米,龚翔宇,刘,等。对于女选手来说,3.15米的扣球高度很一般,人也不少。像中国的刘、刘晓彤、龚翔宇,扣球高度都是3.15米。令人惊讶的是,作为国内联赛的“得分王”,李莹莹的扣球高度甚至低于顶级攻击手,只有3.12米。这里还是要说说扣球高度和进攻得分的关系。穗高越高并不代表进攻能力更突出。还有一些布线,擦,打,挂等技术问题。2019年世界联赛南京站决赛,刘率二队迎战意大利主力。最后的胜利和刘的强攻有很大关系。
刘属于“梅主攻”,进攻大而有力,但大刘在打法上比大梅聪明,王可以靠实力把对手的地板打得粉碎。正是因为他天生的神力,所以对一些进攻战术和路线要求不高,考虑较少。与王相比,刘的实力还是相对逊色的,但是刘的打手出界,扣球路线的选择非常明确。她不是一味的砸,也没有张长宁那么狠。所以,二队之所以能够带领球队对抗埃格努,不仅靠的是实力,更靠的是刘在进攻上的聪明才智。
虽然曾春蕾和刘晓彤也有3.15米的扣球高度,但这两人年龄偏大,弹跳下降严重。因为他们的伤病,进攻端很难再有当年的勇气。2015年,曾春蕾作为女排队长,曾经在对俄比赛中灌篮5米。在意气风发的状态下,刘晓彤在里约迎战巴西,他的进攻一次次撕开巴西的拦网。可惜《北京父母》现在玩不出当年的风格了。
龚翔宇的扣球高度还是可以打亚洲球队的。一旦遇到意大利、塞尔维亚这样的强队,小宇的进攻技术、力量、线条、身高都是她无法逾越的极限。目前,龚翔宇已经被郎平培养成了场上的“第二自由人”,进攻能力在强队面前基本可以忽略。李莹莹的扣球高度并不出众,但扣球庄家和处理比分的能力甚至比张常宁等大牌球员都要老练。天津女排的“打、拍、荡、转”一直是王丽和殷娜的一张王牌。它的力量达不到王的,它的扣球也达不到的,但还是可以用一些点和线得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扣球高度与扣球成功率并不一定成正比。
以上只是中国女排边路进攻队员的扣球高度排名。如果算上副攻,高毅和袁副攻的扣球高度也达到了3.27米,与不相上下。扣球的高度只是一个衡量标准。朱婷能否成为世界第一攻击手取决于个人的综合实力。你认为李莹莹的扣球高度如何?欢迎留言,讨论,感谢关注!我是骑庙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