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女孩_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
1.中东战争的背景?
2.莫桑比克独立战争的冲突
3.美国防空识别区离国土最远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4.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被肢解的?
日俄战争1904-1905 意土战争1911-191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波苏战争1920 阿比西尼亚战争1935-1936 西班牙内战1936-1939 中日战争1937-193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印度战争1946-1954 阿以战争1948,1956,1967,1973 朝鲜战争1950-1953 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1962 越战1964-1975 阿富汗战争1979-1989 英阿战争1982 海湾战争1991 非洲角战争1991-1994 科索沃战争1992-2000
19世纪有克里米亚战争,印度兵变,意大利统一战争,普鲁士成为中欧强国的一系列战争,普法战争,美国土著的战争,祖鲁战争,英国在埃及的战争,美西战争,义和团,甲午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汗。。。。。。太多了,只能说出这些来
好吧,重要的一战二战,朝鲜战争,海湾战争,普法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只是中国的重要战争有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十九陆军抗战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50.朝鲜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中印之战
中东战争的背景?
日俄战争1904-1905
意土战争1911-191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波苏战争1920
阿比西尼亚战争1935-1936
西班牙内战1936-1939
中日战争1937-193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印度战争1946-1954
阿以战争1948,1956,1967,1973
朝鲜战争1950-1953
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1962
越战1964-1975
阿富汗战争1979-1989
英阿战争1982
海湾战争1991
非洲角战争1991-1994
科索沃战争1992-2000
20世纪是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上最不眨眼的世纪。战争所造成的或者与战争有关的死亡总人数估计为1.87亿,相当于1913年世界人口的10%以上。如果算作是从1914年开始,这是一个战争几乎不间断的世纪,其中某地没有发生有组织的武装冲突的时期很少也很短暂。占据世纪主导地位的是世界大战:即国家或国家联盟之间的战争。
从1914年到1945年的时期可以被看作一场单一的“30年战争”,仅仅被20年代的一段间歇所打断——在日本人于1922年最终从苏联远东撤退和1931年对满洲的进攻之间的时期。几乎紧随其后的是大约40年的冷战,这一时期符合霍布斯的战争定义,即其“不是仅仅包括战斗或者战争行为,而且包括一段时间,其中通过战斗来进行斗争的意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是,从冷战结束以来,美军在世界各地所参与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这个世界大战时代的延续。然而毫无疑义的是,20世纪90年代充满了欧洲、非洲和西亚及东亚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军事冲突。世界整体来说从1914年以来一直没有和平,现在也是一样。
尽管如此,这个世纪不能被笼统地来对待,不论是从年代上还是从地理上来说。按照年代顺序,它分为三个阶段: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大战时代(1914年到1945年)、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时代(1945年到1989年)和传统的国际实力体系终结以来的时代。我将把这些时期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时期。从地理上讲,军事行动的影响一直是十分不匀称的。除了一个例外(1932年到1935年的查科战争),西半球(美洲)在20世纪里没有重大的国家间战争(与内战相区分)。敌人的军事行动很少触及这些领土:因此,9月11日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被炸才令人震惊。
从1945年以来,国家间的战争也从欧洲消失了,而在此之前,欧洲曾经是主要的战场地区。虽然在第三时期里,战争回到了东南欧,但是在该大陆的其余地方,它却看来不大可能重演。另一方面,在第二时期,与全球对峙并不一定毫无联系的国家间战争仍然在中东和南亚肆虐,直接产生于这场全球对峙的主要战争在东亚和东南亚(韩国和印度)发生。与此同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等地区在第一时期里受战争影响比较少(埃塞俄比亚除外,它迟迟地于1935到1936年遭受意大利的殖民征服),在第二时期成为武装冲突的战场,并在第三时期目睹了尸横遍野和水深火热。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的冲突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中东战争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该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极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 次阿以战争。[1]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同属闪米特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航海和经商。因此,两个民族从身体素质和智力上应无太大差异。阿拉伯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并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像欧麦尔、哈立德、努尔丁这样的军事人才辈出。但自从萨拉丁之后,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没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民族便无法取得独立,直到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世界大战爆发后。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直接起因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中东战争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然而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他们数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编辑本段中东战争简介
综述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 第一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主动向以色列发起侵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一开始,以色列总兵力有3.4万人,飞机33架,阿拉伯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才使战情不致恶化。由于以色列建国时间过短,国家各职能机构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为争取时间,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时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以色列过半的领土。 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喘息甫定,开始大力扩充军备。这时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立即发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IDF),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从美国、英国进口轰炸机,从法国引进坦克,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7月9日阿拉伯联军再开攻击,以为十天内就能结束战争,孰料战争一开始联军就陷于被动,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 这时在军事上已占尽优势的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一口气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 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罗马时代的旧通道,可由比尔谢巴通往奥贾,埃军万万没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旧通道大修成军用道路,可通行装甲战车,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军后方,埃军大吃一惊,毫无抵抗,全面败退。阿拉伯联军原本就是以埃军为主力,埃军一败,联军更无斗志,节节败退,完全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 第一次中东战争
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2]
第二次中东战争
(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 第二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为了控制蒂朗海峡,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进攻,意图重新控制运河。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的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防御联军进攻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埃及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3]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日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连理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日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随即,埃军前出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 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 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 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为二。 以色列军队首先攻击,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后,以色列空军其他战机全部动员起来准备投入到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事打击当中。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并且派遣小股部队对以色列进行袭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报复性战略空袭。1970年8月停火。阿以双方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4]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遣部队或飞机参与作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得到部分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过于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 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以军的王牌装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劳的埃及步兵歼灭;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首战埃及军队获得全胜。[5] 10月10日,埃军初步达成作战目标并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并改变计划,想要和阿拉伯联盟国家彻底铲除以色列。以色列则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 10月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埃军眼看以色列大部队闯入叙利亚,认为时机已到,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对以展开总攻.以军则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10月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并以埃第3集团军为筹码,换取了北方战线的缓和。 10月24日,埃及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对以色列形成极大威胁。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6]
第五次中东战争
(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 贝鲁特大屠杀
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7] 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难民。 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黎三分之一的国土,重兵围困贝鲁特。此间1000多名巴勒斯坦难民于9月15日遭到以色列侵略军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这一暴行激起了世界公愤。 9月15日下午,黎巴嫩右翼极端分子开始了军事运输,一辆辆卡车由东贝鲁特向西贝鲁特南端的国际机场驶去。大约在同一时间,由基督教长枪党分裂出去的另一个派系、同以色列结盟的哈达德少校的士兵沿着以色列控制的道路也向机场进发。机场内设立了一个叫做“行动室”的指挥部,一位以色列联络官担任着 “行动室”的副职。整个下午的时间,在难民营外的以色列部队用密集的炮火向难民营轰击,夏蒂拉难民营的南端被破坏,这正是刽子手们预定进入难民营的入口处。下午5点,大约1200人的队伍在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集结。这支队伍沿着预先画好的路标前进,这些路标每隔50码一个。路标一直通向难民营前新的集合地点:科威特使馆所在地的十字路口。这时,以色列把大部分部队部署在夏蒂拉难民营的西边。他们沿夏蒙大街至少摆下了12辆以上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他们还在被炸的联合国机构的一座七层大楼的屋顶上设立了一个指挥所,那里驻扎有带着双筒望远镜的士兵。在附近的一个高层建筑物上又建立了一个观察站。从这两个地方可以俯瞰整个难民营。 9月16日下午,在行动开始前,人们可以看到,以色列指挥官正在同右翼极端分子进行磋商。血洗难民营的计划已经准备就绪。6时左右,以色列军队按照国防部长沙龙预先下达的指令,将早已集结待命的长枪党右翼民兵队伍放入夏蒂拉和萨布拉难民营,那些面带黑罩、身着伪装、在以色列军队的指使和配合下闯进难民营的歹徒,有计划地开始了屠杀。他们先沿大街,后入小巷,逐户搜索,见到男人,不分青红皂白,统统反绑起来,押送到附近的体育场,然后乱枪杀死。这时,以色列开始大炮支援。当夜幕降临时,以色列又开始发射照明弹,以色列的飞机也在头上盘旋,施放了更多的照明弹,以照亮屠杀现场。6点半左右,枪声代替了炮声,这表明巴勒斯坦的无辜平民正在一个个被杀戮。7点左右,一批巴勒斯坦人涌向位于两个难民营之间的加沙医院寻求避难所。许多厉声尖叫的巴勒斯坦妇女跑出难民营,为他们的孩子和丈夫呼救,但以色列士兵不予理睬。屠杀持续了一夜。两个难民营成了大屠场,成千的男女老幼的尸体横七竖八,有的倒在街上,有的被杀在家里。一些男人被捆绑着,拴在一起押在卡车上拖走,有的青年被割去了,有的喉管被割断,有的奶头被割掉,还有人头颅被砍掉,有的妇女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婴儿死去。 几天以后,当国际红十字会人员清理屠杀现场时,人们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尸体从瓦砾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现出的突然面临死亡的极度痛苦的面容,令人惊悸,令人发指。一群群巴勒斯坦人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人群中不时传出凄厉的叫声,人们对亲人的惨遭,痛苦万状。一些幸存者后来回忆说:“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 9月17日上午,大屠杀的消息已经到处传开,难民营中充满恐怖,成群的难民离开加沙医院向北逃去,大约40名病人也跟着这些难民一起逃走。 中东战争
这时,屠杀似乎暂时缓和下来,但是,凶手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另一所医院阿卡医院。这个医院有4名医生打着白旗离开医院,但是迎面扔来了一枚手榴弹,3名医生当场被炸死。过了一会,一队刽子手来到医院,他们了一名19岁的巴勒斯坦女护士,然后将她杀死。另有2名巴勒斯坦医生被带出医院,不知去向。从难民营的地上留下的痕迹判断,一些士兵是靠着墙,一边品尝着小吃、吸着烟,一边取乐的。地上留下了一些食品箱。17日下午,凶手们开始掩盖罪行。3点左右,一辆推土机出现在夏蒂拉的大街上,推土机的铲子上堆满了尸体。夏蒂拉难民营的入口处,匆忙堆积起90具尸体,尸体之间夹杂着碎石破砖。有些巴勒斯坦平民就是在推土机夷平房屋时被砸死在房内的。与此同时,几辆推土机从萨布拉难民营隆隆地开出来,难民营的西墙外已经掘了一个大坟坑,成批的尸体就这样埋在坑内。这里距以色列的指挥所仅有100米左右。9月18日上午,在掩盖罪行的同时,屠杀仍继续进行,一直持续到10点半左右,那时一队以色列士兵刚刚开进难民营,此时已经再无可以屠杀的人了。 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另有说法为3万人。
美国防空识别区离国土最远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云雀III型直升机是非洲最常见的武装直升机之一,但其在莫桑比克的冲突中却很少出现。在战争爆发时,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只有7000人,这样小的军队是很难在常规战中战胜规模大的多的葡军。因此,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就开始争取莫桑比克人民的支持,以此来将葡萄牙政府推上谈判桌,最终实现莫桑比克的和平独立。尽管拥有一支规模较大的军队,葡萄牙却并没有掉以轻心。莫桑比克境内的葡萄牙政府军士兵数量从1964年的8000人一下上升到了1967年的24000人。在同一时间段内,葡萄牙征募的当地士兵数量也上升到了23000人。1969年,葡萄牙又在莫桑比克开始了对860名特种部队新兵的训练。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军事***为菲利普·萨缪尔·马盖亚,他领导的军队曾在阿尔及利亚接受过训练。其属下的游击队从苏联和中国得到了许多种武器,其中常见的有莫辛-纳甘、SKS 、AK47及苏制PPSh-41冲锋枪。常见的机枪有DP机枪、DShK和SG-43。游击队还拥有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火箭筒、高及SA-7式便携防空导弹。在战争接近结束时,游击队还从中国接收到了一批SA-7,但这些导弹却没能打下任何葡军战机。在整个战争中,葡萄牙只损失了一架战机,这架战机并非为游击队所击落,而是因为自己发射的一颗导弹提前爆炸而坠毁。
葡军的指挥官为安东尼奥·奥古斯托·桑托斯。由于葡萄牙的政策是只给本土军队配备现代化的武器,而给殖民地驻军只配备老式装备,因此在战争爆发时,葡军士兵手中只有二战时期的通讯设备与老式的毛瑟枪。随着战事的发展,葡萄牙很快地意识到自己的士兵需要更好的武器,因此便将殖民地驻军中的步兵制式由毛瑟为了HK G3与FN FAL,而伞兵制式也拥有了AR-10。葡萄牙驻军原先配备的重机枪为MG42,1968年之后被替换为了HK21。葡军的重武器包括了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掷弹筒、榴弹炮与各种轻装甲车。
葡萄牙并没有在莫桑比克大量地使用直升机,但尽管如此,直升机在莫桑比克上空还是发挥得出色的。在葡军的各种飞机中,负责对地支援的有T6和菲亚特G.91,负责侦察的有Dornier Do 27。葡萄牙空军使用的运输机为Nord Noratlas和C-47。葡萄牙海军在战争中大量地使用了巡逻艇、登陆艇和充气艇。
许多葡军士兵都配备有FN FAL或HK G3。1964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与葡萄牙的谈判破裂,于是,爱德华·孟德兰于9月25日,在坦桑尼亚的总部命令部队进入莫桑比克北部展开游击战。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采用了传统的游击战术:在敌人的巡逻路线上设伏,破坏敌铁路与通讯线路,打了就跑,并在敌援军赶来之前消失。游击队员们一般配备与全自动手枪,在完成任务撤退时,他们充分地利用了雨季的优势。在天降大雨时,葡萄牙很难通过空中侦察来搜索游击队员,而葡陆军在泥泞的地面上也只能艰难地行进。而轻装上阵的游击队员却能撤退到丛林并消失在各部落中。而且,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游击队员从小就生活在丛林中,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在丛林中找到食物,因此,游击队并不需要漫长的补给线。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第一次战斗是对柴柴市政府的袭击,在此之后,战事便在莫桑比克中部蔓延开来。在战争早期,游击队经常对葡萄牙的政府设施发动小型的排级袭击。游击队员经常以10人至15人的小队为作战单位而发起进攻。游击队实行这种战术,主要是为了将葡军打散。
游击队员们首先于11月给在莫桑比克北部作战的葡军造成了人员伤亡。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之下,游击队得以在北部战胜人数较少的葡军并向南推进。尽管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但游击队的大多数活动仍然为对政府机构的小规模破坏。当时游击队的通讯与补给都要依靠马拉维湖上的船只。
1965年,游击队得到了全莫桑比克的支持和大量的新兵,因此它的作战单位的规模也得到了扩大。游击队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有一部分是因为它对逃到坦桑尼亚以躲避战事的莫桑比克人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与越南人对抗法军与美军的战术相似,游击队也大量使用了地雷来杀伤葡军士兵。
葡萄牙空军驻守非洲的一架F-84。F-84是1968年12月之前葡军用于空中支援的首选战机。游击队的作战单位最多达到了100人,而女性也开始被吸收进其中。在1966年10月10日(一说11日),菲利普·萨缪尔·马盖亚在视察完前线回到坦桑尼亚的途中被一名游击队员开枪杀死,人们普遍认为这名游击队员事实上为葡军士兵。
到了1967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莫桑比克五分之一的土地和七分之一的人口。这时的游击队已经有了8000名士兵。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落入游击队之手和对补给的需求越来越高,孟德兰开始考虑向国外寻求援助。最后,游击队得到了苏联和中国援助的大口径机枪,防空,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与122毫米火箭炮。
1968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在葡军战机的持续轰炸下,成功地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员们的士气。这也使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得以在联合国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为了赢得民心,葡萄牙政府兴建了加赫拉·巴萨大坝。但与建设初衷不同的是,它却成为了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发动的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并赢得民众支持,葡萄牙政府开始对莫桑比克进行现代化建设。其中包括了修建铁路,公路,学校和医院。
1969年开工建造的加赫拉·巴萨大坝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葡萄牙政府认为,这座大坝的修建将会向全世界展示葡萄牙对殖民地做出的贡献,还能同时使莫桑比克人民对殖民政府更有信心。为了确保大坝能够按期完工,葡萄牙专门从本土输送了3000名士兵及100多万枚地雷以守护它。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也知道这座大坝的象征意义,因此它便开始了对大坝的破坏活动,意在迫使葡萄牙中止对大坝的建设。破坏活动一直持续了7年,但它们却未能对大坝本身造成任何伤害,仅有的战果只是几支开往大坝的运输车队。莫桑比克解放战线也在联合国对兴建大坝的计划表达了不满。恰巧在同时,联合国也收到了几份关于葡萄牙殖民地政府的负面性报告,因此在了解了情况后,国际社会撤走了为兴建大坝而给予葡萄牙的几乎全部资金援助。尽管如此,大坝还是在1974年12月竣工了。虽然成功地修建了大坝,但其却没有使莫桑比克人信心大增,相反地,由于原先居住在水坝一带的大量居民被迫迁走,莫桑比克人对大坝的看法并不好。在大坝建成之前,赞比西河每年都会泛滥一次,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沃土,但是大坝的竣工也使下游的农民再也无法享受河流泛滥带来的恩惠了。 1969年2月3日,爱德华·孟德兰在坦桑尼亚的办公室发生了爆炸,孟德兰本人被炸死。一些资料显示,葡萄牙秘密警察向孟德兰的办公室寄送了一本书,当孟德兰打开这本书时,书中藏有的炸弹便被引爆。而另一些资料却认为是一个不明身份的凶手将炸弹放到了孟德兰的椅子底下。最初的调查将矛头指向了两个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军官。其中一个后来被处决,而另一个则在同年4月率队向葡军投降。
尽管人们对这次刺杀行动的细节仍然争论不休,但大多数历史学家与传记作家都认为葡萄牙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0年,葡萄牙秘密警察也承认对孟德兰的死负责。当时,由于无法判定凶手是谁,孟德兰的死不仅使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高级将领之间起了极大的疑心,还造成了一场权力斗争,最终使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变成了一个左翼组织。 1969年,安东尼奥·奥古斯托·桑托斯被解职,取而代之的是1970年3月正式上任的考扎·阿利亚加。与他的前任不同,阿利亚加用来打击游击队的部队中,大部分都是非洲本地人,而不是葡萄牙正规军。他这样分配兵力,有一部分是受到了越战美军最高长官威廉·威斯特摩兰的影响。
阿利亚加并不重视由非洲黑人组成的特种部队。到了1972年,他也因此受到了军中其他高级将领的批评。这些人认为,阿利亚加应该大量地使用名为“弗雷查斯”(意为“箭”)的特种部队。“弗雷查斯”部队受葡萄牙秘密警察指挥,其成员为非洲各部落的黑人,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搜索,侦察与恐怖活动。阿利亚加的副官认为,雇佣非洲黑人士兵的价格较低,并且当地居民对黑人的印象也较好。“弗雷查斯”部队在战争最末期首次登场,在这之后,阿利亚加就在康乃馨革命中被解职了。尽管如此,“弗雷查斯”部队却没有在战后撤离,它在葡萄牙撤军之后发生的莫桑比克内战中仍然有行动。
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独立战争和葡萄牙殖民战争中使用的黑人特种部队有:
特种部队:与“弗雷查斯”相似。
特种伞兵部队:由黑人志愿兵组成,接受过空降训练。
战地搜索特战队:擅长搜索的特种部队。
弗雷查斯:由本地人与游击队的叛变人员组成,他们擅长搜索,侦察与恐怖活动。有时他们会穿上缴获的游击队军服执行任务。如果俘虏了游击队员或缴获了他们的武器,这支部队的成员便会得到赏金。
1970年开始,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加大了对葡军的打击,在城镇内搞恐怖活动成为了游击队的主要任务。游击队还更加大量地使用了地雷,有资料认为,在葡军承受的所有伤亡中,有三分之二是地雷造成的。游击队在战争中使用了多种反坦克地雷与人员杀伤地雷,他们甚至还使用了两栖地雷。对地雷的恐惧迅速在葡军中蔓延开来。葡军经常在遭到攻击后还不知道游击队在哪里,这再加上对地雷的恐惧,沉重地打击了葡军的士气。
为死去的葡萄牙士兵建立的纪念碑。1970年6月10日,葡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反攻,目标为游击队军营与莫桑比克经常利用的莫坦边境。葡军共派出了35000名士兵,其中主要为伞兵,突击队,海军陆战队与海军炮兵,这些部队主要由黑人组成。
葡军轻型轰炸机,战斗直升机与地面部队之间配合得很成功。他们效仿越南的美军,在战场上大量地使用了直升机来投送兵力,而葡萄牙空军也对游击队的各军营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在空中轰炸之后是葡陆军对这些军营进行的猛烈炮击。在崎岖的路段,葡军在俘虏的游击队员的指引下使用了骑兵来推进。
葡萄牙发起攻击之时,莫桑比克的雨季正好来临,这就给葡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葡萄牙士兵不仅装备差,而且陆军和空军之间的协调也很不好。葡陆军只能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在泥泞的地面上与游击队作战。葡军承受的伤亡渐渐地超过了游击队的伤亡。
葡军士兵巡逻在崎岖的路面上。葡军在报告中说游击队共有651人战死,1840人被俘,而葡军损失了132名士兵。阿利亚加将军声称,它的部队摧毁了61座游击队基地与165座军营,并在头两个月内缴获了40吨。尽管这次反攻比葡军在整个战争中发起的其他进攻都要成功,但人们还是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1972年,葡军抛弃了它原先的战术,转而采用了美英的搜索并摧毁式战术。11月9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在特特省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葡军进行了猛烈的报复。
1972年12月16日,葡军士兵在一个名为威里亚姆的村庄进行了一场大屠杀。葡军士兵共了60-400名被认为是游击队支持者的村民。在被杀的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儿童。甚至还有调查报告声称,葡军士兵拿村民的人头当足球踢。这场屠杀直到1973年7月才被一英国传教士和两名西班牙传教士发现。
1973年开始,为了推翻葡萄牙对莫桑比克的殖民统治,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开始在各城镇中埋设地雷。为了赢得民心,它还在乡下建设了新的城镇,并允许逃离家乡的莫桑比克人前来居住。游击队在葡占区造成的恐惧,再加上威里亚姆大屠杀被揭露,使莫桑比克的情况变得更严重了。 1960年代末,葡萄牙***正式成立,其属下的“武装革命部门”与另一个左翼组织“革命旅”一起,针对葡政府发起了多次恐怖袭击,例如1971年3月8日对坦科斯空军基地的炸弹袭击和10月对奥埃拉什北约指挥部的袭击。
这是反映葡萄牙在战争期间军费变化的柱形图,白色表示原先计划调拨的军费,红色表示因战争而增调的军费。葡萄牙殖民地战争共花去了葡萄牙政府44%的资金,这就使葡萄牙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建设本土,并造成了公众要求政府以政治途径来解决殖民地问题。
葡萄牙人对政府的不满终于在1974年4月25日爆发,葡军发动政变推翻了政府。许多葡萄牙殖民者在这之后都离开了莫桑比克,葡萄牙新的政府首脑也宣布要与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进行谈判。由葡萄牙资助的莫桑比克大选激发了游击队新一轮的进攻,葡军不得不放弃莫桑比克北部。在旧政府下台后,葡殖民军中的许多士兵都开始拒绝执行任务,他们整天留在军营内,而不是如往常一样出外巡逻。1974年9月8日,葡萄牙政府与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签订了停战协议。1975年6月25日是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成立13周年纪念日,就在同一天,莫桑比克正式宣布独立。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被肢解的?
美国防空识别区离国土最远的直接跨越了太平洋。
美国根据《联邦航空条例》,划设了4个防空识别区,即北美防空识别区、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关岛防空识别区和夏威夷防空识别区。其中关岛防空识别区距离美国最远。
防空识别区(英语: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简称ADIZ),指的是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二战后,随着空中作战力量的发展,特别是以高空高速为基本特征的二代战斗机的发展,各国传统的防空体系面临较大威胁。
如果还按照对方目标逼近本国领空才出动战机拦截,时间不充裕,根本无法保证成功拦截。于是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简称公空)划定防空识别区,就成了扩大预警空间、保证拦截时间的通行做法。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帝国现代化的时期。帝国在前线失去不少领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导致管治不稳
在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横扫许多国家,奥斯曼帝国亦不能幸免。民族意识与公民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令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引入奥斯曼帝国,使帝国须应付国内外的民族主义。
希腊在19世纪30年代的希腊独立战争后宣布独立。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正式确立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英国随即吞并埃及和苏丹。在1830-1912年间,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省份尽失,即阿尔及利亚(1830年被法国占领)、突尼斯(1881年被法国占领)及利比亚(1912年被意大利占领)。
《色佛尔条约》的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当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包括备受争议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