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队新闻

文章内容

希腊对科索沃的比分预测,希腊vs科索沃预测

tamoadmin 2024-06-20
1.科索沃?2.科索沃有多少兵力3.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毗邻,那么两个国家为何不合并呢?4.科索沃战争的时间原因结果是什么?5.改变塞尔维亚命运的科索沃战役与穆拉

1.科索沃?

2.科索沃有多少兵力

3.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毗邻,那么两个国家为何不合并呢?

4.科索沃战争的时间原因结果是什么?

5.改变塞尔维亚命运的科索沃战役与穆拉德一世之死

希腊对科索沃的比分预测,希腊vs科索沃预测

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从来不愿与塞族人和平相处,建立一个包括科索沃在内的“大阿尔巴尼亚”一直是阿尔巴尼亚人的梦想。

1389年,土耳其穆斯林击败了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守卫者,他们邀请阿尔巴尼亚人来到大批来到这一地区,使其皈依伊斯兰教。

1594年,一名叫做Sinan Pasha 的阿尔巴尼亚族奥斯曼帝国军官将塞尔维亚人心中神圣的民族英雄生萨瓦的遗体掘出并焚烧。

1878年,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在普里兹伦集会(史称第一普里兹伦联盟),宣布创建一个大阿尔巴尼亚,其范围包括巴尔干所有阿尔巴尼亚族聚居区:科索沃-梅托希亚、马其顿西部、黑山南部、希腊北部。

1878年,奥斯曼土耳其镇压了阿尔巴尼亚人以建立大阿尔巴尼亚为目的叛乱,这是阿尔巴尼亚人第一次尝试用暴力叛乱方式建立一个阿尔巴尼亚化的科索沃。

1900-1918,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以打击塞尔维亚为目的,支持阿尔巴尼亚人在巴尔干的扩张活动。

1912年,阿尔巴尼亚极端民族主义者占据马其顿斯科普里作为大阿尔巴尼亚的一部分。

1920年,在当时南斯拉夫的边界依据国际法确认且得到国联认可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发动了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谋杀塞尔维亚平民与警察。这是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试图以武装力量掌控科索沃的第一次尝试。

1941年,与墨索里尼入侵并肢解了南斯拉夫,科索沃以及马其顿西部被划为阿尔巴尼亚领土。

1941-1944年,在的谋划下,科索沃宣布独立并作为大阿尔巴尼亚的一部分。阿尔巴尼亚极端民族主义者在法西斯势力的帮助下逐步建立其心目中的大阿尔巴尼亚。

1943年,第二普里兹伦同盟成立,同盟宣称在纳粹德国的支持下维持科索沃独立并继续谋求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几十年后的今天,美国与欧盟取代了当年的纳粹德国继续扮演大阿尔巴尼亚支持者的角色。

1944年,德国在阿尔巴尼亚人中组建了纳粹党卫军,其部队几乎全部由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组成,阿尔巴尼亚纳粹部队屠杀了数以千计的科索沃塞族人,有更多塞族人被驱逐出科索沃。同时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们协助德国在科索沃围捕犹太人送往纳粹集中营。

1948年,美国将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维的前阿尔巴尼亚纳粹***Midhat Frasheri ,Xhafer Deva ,Hassan Dost 等带回其国内,作为产主义力量加以扶植,试图以政变帮助这些阿族法西斯分子掌控科索沃。

1968年,科索沃阿族分离主义邻国阿尔巴尼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969年,科索沃阿族从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引进教材与教师,在科索沃建立阿尔巴尼亚学校与大学体系,开始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化(Albanianization)”。

1974年,共产主义铁托修改宪法给予科索沃自治权,从警察到教师再到法官,科索沃的各个领域被阿尔巴尼亚族掌控。

1981年,科索沃阿族要求独立或脱离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合并。数十人在骚乱中被杀,塞族教堂造焚烧。

1982年,英国历史学家Nora Beloff 指出,“种族清洗”的原型就产生于科索沃科索沃阿族对塞族的屠杀与驱逐,据估计,从1981到1989年的7年间,据估计有2万人塞族人被驱逐出科索沃。

1985年,科索沃塞尔维亚族农民 Djordje Martinovic 遭到阿族暴徒袭击,阿族人对其进行了野蛮的摧残,他被人发现时,肛门中被插入了一个破碎的瓶子。而美国及阿尔巴尼亚媒体却称Martinovic 是个同性恋者,在进行时不慎使自己受伤。该事件使塞尔维亚人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1987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Fadil Hoxha 煽动阿族人去塞族妇女。

1989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对塞族人的谋杀、、对财产的劫掠以及对教堂与墓地的践踏让塞尔维亚人不堪承受,塞尔维亚人群情激奋,米洛舍维奇政府遂取消了科索沃自治权,对科索沃实行高压政策。

1991年,科索沃宣布独立,只得到了阿尔巴尼亚一国承认。

1996年,科索沃出现了一支恐怖主义色彩浓厚的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该组织专门从事谋杀塞族平民与警察以及制造爆炸事件等活动。1998年4月,南斯拉夫(即后来的塞黑)95%的国民投票拒绝所谓巴尔干联络小组对科索沃问题提出的和平方案,反对西方大国干涉科索沃问题。因此前南斯拉夫收到制裁。

1998年7月至8月,科索沃解放军通过与驱逐塞族人,控制了科索沃40%的土地。

1999年1月,欧美大国渲染所谓的Racak 大屠杀事件,指责塞尔维亚军警阿族平民。

1999年3月,北约以科索沃发生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对塞尔维亚(时称南斯拉夫)进行军事打击,塞尔维亚人死亡愈千。

1999年12月,联合国接管科索沃,20万塞族人、罗姆人、犹太人、黑山人被阿族人驱逐出科索沃,上千人死亡及失踪,150多座东正教堂被摧毁.2004年3月,科索沃阿族散布言论声称塞族人袭击阿族儿童,煽动阿族人袭击塞族居民,至少19名塞族人在袭击中死亡。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大阿尔巴尼亚野心实现了第一步。

科索沃?

足球赛事时间表2023程时间为:开赛时间2023年2月14日。1/8决赛2023年2月14日~2月15日,2月21~2月22日,3月7日~3月8日,3月14日~3月15日。1/4决赛2023年4月11~4月12日,4月18~4月19日。半决赛2023年5月9~5月10日,5月16日~5月17日。决赛2023年6月10日。

2022~23赛季欧洲冠军联赛,由欧洲足球协会联盟主办的第68届欧洲足球俱乐部的顶级赛事,也是以欧洲冠军联赛名义下的第31届赛事。举办时间是2022年9月6日~2023年6月10日,其中2023年度欧冠赛的开赛时间,也就是16强淘汰赛将从2023年2月14日开始,分为八场比赛。

淘汰赛采用双回合制,每个回合各进行一场比赛。如果两支球队的总比分相同,则按客场进球数排名。如果客场进球数也相同,则进行加时赛,如果还是没有分胜负,则进行点球大战。

2023欧洲杯的分组结果:

1、A级

A1:法国、丹麦、克罗地亚、奥地利。

A2: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捷克。

A3:意大利、德国、英格兰、匈牙利。

A4:比利时、荷兰、波兰、威尔士。

2、B级

B1:乌克兰、苏格兰、爱尔兰、亚美尼亚。

B2:冰岛、俄罗斯、以色列、阿尔巴尼亚。

B3:波黑、芬兰、罗马尼亚、黑山。

B4:瑞典、挪威、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

3、C级

C1:土耳其、卢森堡、立陶宛、法罗群岛。

C2:北爱尔兰、希腊、科索沃、塞浦路斯和爱沙尼亚胜者。

C3:斯洛伐克、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摩尔多瓦胜者。

C4:保加利亚、北马其顿、格鲁吉亚、直布罗陀。

4、D级

D1:塞浦路斯和爱沙尼亚负者、列支敦士登、拉脱维亚、安道尔。

D2:哈萨克斯坦和摩尔多瓦负者、马耳他、圣马力诺。

科索沃有多少兵力

地理位置:位于塞尔维亚南部,面积11,000平方公里首府:普林斯蒂娜(战前居民200,000人)

人口:2,000,000,其中1,600,000为阿族人;200,000塞族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语言: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现在很少用

经济:科索沃是一个内陆省,是南斯拉夫最贫穷的省之一,也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科索沃碳、铅、锌、铬和银含量丰富。战争中,大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只有农业有望收获。

政治状况:经过北约历时11个星期的轰炸,多国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科索沃仍然是南斯拉夫的领土,但享有高度自治。

维和部队现在有37,000的地面部队,在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以及希腊都有军对驻扎。

科索沃解放军在去年的和平协议下解除了武装。

该省的塞族人大部分逃亡,以躲避阿族人的报复行动,建立多民族共存的计划破灭。社会仍处于严重的两极分化之中。

2000年2月,鲁戈瓦解散了“和索沃共和国”

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毗邻,那么两个国家为何不合并呢?

科索沃地方武装总兵力不过6000人。

2007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宣称支持科索沃独立。一年后,科索沃当局便自行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而以美国为首的大多数欧洲国家则纷纷承认了该国的合法性,甚至鼓动科索沃加入了一些国际组织。但塞尔维亚拒绝承认科索沃的独立性,坚持“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也支持塞尔维亚维护主权的主张,反对科索沃独立。因此,科索沃的“国家”身份并没有被联合国承认。科索沃独立后,发展的并不好。科索沃拥有180多万居民,其中20%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失业率达到了26%左右,人均GDP约为4300美元,基础设施建设也很糟糕。

科索沃简介

科索沃,这一名字来源于塞尔维亚语中“黑鸟的土地”一词。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南临北马其顿,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黑山。最大城市为首府普里什蒂纳。人口族群中有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人,分布在科索沃大部分地区,而其他少数族群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

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得到了美国及其一些盟友的承认,但是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拥有主权,中国、俄罗斯、印度、希腊、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西班牙等约90个国家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科索沃战争的时间原因结果是什么?

说起科索沃,相信大家也不会很陌生了,因为闹独立而被世人熟知。科索沃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自治省,如今实际上已经是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了,面积只有仅仅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200万,而且人口比例当中95%是阿尔巴尼亚人。科索沃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塞尔维亚,但是为何不与自己同宗同源的邻国阿尔巴尼亚合并呢?

不合并原因

1、矛盾激化,人均GDP低下。历史上,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与阿尔巴尼亚同宗同源,同属于一个民族,然而因为塞尔维亚王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纷争,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的比例失衡与矛盾越来越严重。然而,如今的科索沃虽然小,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好,人均GDP不过4000美元左右。然而相对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也不咋地,毕竟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落后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比科索沃要高。所以,加入阿尔巴尼亚对科索沃来说并没什么好处,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吸引力。

2、西方的干涉与反对。巴尔干半岛被称作“世界火药桶”,民族、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作为东南欧最大民族之一的阿尔巴尼亚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阿尔巴尼亚与科索沃的主体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在马其顿、希腊、黑山等国也有很多的阿尔巴尼亚人。

3、信奉“大阿尔巴尼亚主义”。历史上,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就奉行“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甚至与二战中与意大利墨索里尼勾结。如果科索沃加入了阿尔巴尼亚,非常可能吸引半岛之上其他地方的阿尔巴尼亚人加入阿尔巴尼亚,如果最终形成“大阿尔巴尼亚”,在巴尔干半岛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那么对欧美各国控制此处非常不利。

所以,如今科索沃想要加入阿尔巴尼亚也是希望渺茫,欧美国家一定也会干涉。

改变塞尔维亚命运的科索沃战役与穆拉德一世之死

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人民、巴尔干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999年3月24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为借口,进行代号为“联盟力量”的作战行动,出动大规模海空军力量,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军事打击,使持续了一个时期以来的危机转化成了公开的战争行动。科索沃战争,开创了自二战以来一个军事集团公开武装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先例。

最为严重的是,美国于5月8日悍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死亡,多人受伤,馆舍严重被毁。这种无法理解暴行,充分暴露出美国人霸权心态和强盗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但美国人至今仍百般遮掩,蒙骗世人。?

1999年6月20日,南联盟军队被迫撤出科索沃地区,北约随即宣布停止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以美国为首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行动持续了78天,9月16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在布鲁塞尔公布了一项关于科索沃空袭效果的评估报告,承认空袭期间公布的一些数字不够准确。克拉克说,北约的科索沃空袭评估小组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在长达78天的空袭行动中,北约战机在科索沃击中了南联盟军队约三分之一的武器和车辆,其中包括93辆坦克、153辆装甲车、339辆军用车辆、389门大炮和迫击炮。同时,78天的空袭,造成6000平民伤亡,50多座桥梁被毁,公路、铁路、机场、电站损失殆尽,损失达2000亿美元,百万人颠沛流离。?

1999年6月10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244号决议,科索沃国际部队由北约成员国和非北约成员国组成。除了北约成员国之外,俄罗斯、乌克兰、奥地利、芬兰、瑞典、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等12个国家也表示派兵参加科索沃国际部队。这样科索沃国际部队总数达到6万人,其中德国派出8000人,是二战后德国第一次在国外部署的军队。英国军队主要部署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地区,负责组建国际部队指挥部。

科索沃战争内幕

华盛顿邮报连日来刊登报道,披露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联盟战争的一系列内幕:

1999年5月27日凌晨3点,一行车队风驰电掣般地从科隆机场直奔波恩市内的布里斯托尔大饭店,沿途经过的高速公路和市内街道全被封锁。美国防部长科恩秘密抵达波恩。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已经持续了9个星期,而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还不准备退让。科恩此行是来与北约盟国讨论发动地面入侵的可能性。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国防部长都被召来了。经过6个半小时的辩论,五个部长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他们的政府必须决定是否需要集结地面部队,而且必须在几天内作出这一选择。

尽管从空战开始的那一天起,克林顿总统就公开排除了北约打地面战的可能性,但北约对科索沃进行地面入侵的准备工作一直在进行,其进度远远超过公开透露的情况。北约一方面通过“科解”调查南联盟的国防情况,另一方面,派出工程兵部队加紧加固一条主要道路,以供装甲部队展开攻击时使用。各盟国政府也在考虑自己该派多少兵力参加地面入侵。

整个战争期间,尽管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否认它与“科解”的关系,但它实际上一直与其密切合作,搜集南联盟在科索沃的军队部署情况。五月底,“科解”武装在北约支持和空中配合下发动了一次强大攻势。北约的军事指挥人员现在认为,那次攻势可能是米洛舍维奇总统和他的将军们突然妥协的重要原因,他们以为那是北约发动地面入侵的前奏。

入侵计划

3月24日,即科索沃战争的第一天,克林顿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中说:“我不打算派我们的军队去科索沃打仗。”但4月中旬,在纪念北约50周年的高峰会召开前夕,尽管五角大楼对发动一场地面进攻仍缺乏兴趣,但担任北约总司令的美国将军克拉克还是把在比利时蒙斯北约总部的英国军官召集在一起,听取他们对各种地面战争选择方案的意见。会后,克林顿决定,如果空中轰炸失败,地面入侵成为赢得战争的唯一出路,那么他将派出军队参战。

在蒙斯,克拉克的军事参谋对他说,要想使塞尔维亚人撤离科索沃,就不得不使用地面部队,为此,必须尽快部署美军和盟国的军队,因为入侵时间必须定在冬季到来之前。

在4月24日北约50周年高峰会开幕前夕,克林顿要英国首相布莱尔不要再公开谈论地面入侵的事,以免在盟军国内造成问题,并使俄国人不愿意再为外交解决问题而努力。作为回报,克林顿同意将北约原来的应急计划升级。

于是,北约蒙斯总部的几十名军官和美军驻德国海德堡欧洲总部的60名军事人员开始联手制定绝密的入侵方案。到了5月中旬,克拉克已经有了地面入侵的预选方案,计划动用17.5万人的兵力,经过阿尔巴尼亚的一条公路,从南部对南联盟发起全面攻势,白宫称之为“魏斯计划”,而它在北约的作战图上则被标为“亚B”(B-Minus)方案。

克拉克在5月份曾回到华盛顿,希望白宫在6月1日前批准地面入侵计划,9月1日前完成部署。但白宫希望把作决定的时间尽可能推迟,只盼能有好天气,仍以空中轰炸取得最后胜利为上策。伯杰让克拉克把作最后决定的截止时间至少推迟10天。

与此同时,克拉克命令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工兵部队抓紧时间加固道路,使其足可承受重型坦克和大炮通过;命令德国和英国部队准备好舟桥和其他装备,以便利用水路运输北约装甲部队。5月19日,在五角大楼严加戒备的会议室里,克拉克向参谋长联席会议简报他的“亚B”计划,但反应冷淡,与会者对其可行性持怀疑态度。会后,国防部长科恩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向克林顿汇报了他们对该计划的看法,并重申他们不愿意派出地面部队。谢尔顿不愿意发动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认为空中打击能起作用。

克林顿的国家安全班子对地面入侵计划要比五角大楼的指挥官们更有兴趣。他们甚至要求五角大楼考虑从几个方向——东从保加利亚,西从波斯尼亚,甚至北从匈牙利——同时向南联盟发动地面进攻更为合适。

5月27日在德国国防部举行的秘密会议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4点半,国防部长们在是否要发动地面入侵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辩论。英国国防部长罗伯逊力主北约立即准备向南联盟派出地面部队,并承诺派出5万名英国官兵参战。英国是地面入侵的主要推动者,在每个关口上都是英国在那里游说美国官员。就在这次秘密会议前的5月23日,布莱尔已打电话说服克林顿同意让北约秘书长制定详细的地面行动计划。英国官员非常清楚克拉克与科恩的关系正在恶化,因为科恩强烈反对地面入侵,认为坚持空中打击要比地面进攻安全得多。英国人把布莱尔与克林顿的电话记录塞给克拉克,以防美国国防部不向克拉克通报克—布之间达成的默契。

德国和意大利对地面入侵持保留意见,法国没有断然反对入侵,但认为冬季以前来不及作好发动攻势的准备。会议结束时,部长们一致同意,北约输不起这场战争,五国政府需要在一周内就是否出动地面部队一事作出决定。

中央情报局在行动

与此同时,在阿尔巴尼亚边境城市库克斯的一个秘密行动中心,美国和欧洲的特种兵部队正在讨论如何将“科解”武装转变为一支轻型步兵队伍,“到敌人的后方去炸毁桥梁”。实际上,自4月底之后,中央情报局和北约一直在与“科解”密切合作,它设在地拉那的情报站和驻库克斯与都拉斯的24支美军特种兵部队都利用“科解”武装人员搜集南联盟部队的部署情报。但美方不想公开他们与“科解”的这种关系,因为有证据表明,“科解”武装分子也从事暴行和毒品走私。1998年2月,克林顿派往巴尔干的特使把“科解”定性为“恐怖分子”。为掩人耳目,美军利用阿尔巴尼亚第二军作为中介。“科解”代表每天都在阿尔巴尼亚国防部与阿军官会面,而每次都有一名中情局官员和一名阿帕契攻击直升机组的军官在场。战前曾以联合国观察员身分进驻科索沃进行核查、后被迫撤离的美国军官也与“科解”组织的***保持密切联系。

5月26日,在阿尔巴尼亚军队的炮火支援下,“科解”武装向南联盟军队发动攻势,但在随后的三天里惨遭失败,250名精兵被700名南联盟士兵困在帕斯特里克山上。克拉克在一次电视会议上说:“我不会让塞尔维亚人占领那座山。如果我们不能帮助“科解”守住那座山,将来美国人会为此流血。”

6月7日,美国出动了两架B-52轰炸机进行救援,飞机上所有炸弹都丢到了由两个营的南联盟军队防守的阵地上。北约认为,这次轰炸杀死了数百名南联盟士兵,可能会成为北约取胜的转折点。但战争结束后,他们并没有在该地发现大规模死亡的迹象。更令北约指挥官吃惊的是,仍然有那么多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出。他们的结论是:南联盟的第三军仍然能够在科索沃坚持数周,甚至数月。但克拉克后来在华盛顿一家智库发表演讲时说,B-52对帕斯特里克山的轰炸使米洛舍维奇以为北约将对南联盟发动地面入侵了,这是他同意撤军的转折点。

不管米洛舍维奇当时是不是这么想的,反正当南联盟准备撤军时,克林顿的确是在认真考虑地面进攻方案了。6月2日中午,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在会见几位主张地面入侵的外交政策专家时讲了四点:第一点是“必须赢得这场战争”;第四点是“任何方案都可考虑”。当有人问“总统是否支持派出地面部队”时,伯杰回答说:回想一下我说的第一点。这等于是说,如果地面入侵能够赢得战争,政府就准备干。伯杰的话让专家们大吃一惊。那天下午,克林顿的助手们制定了几个选择方案,其中包括:在科索沃境内分割出几个“安全区”;武装“科解”,或经过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对南联盟发动全面入侵。第二天早上6点半,白宫情况室得到报告,米洛舍维奇让步了,同意接受北约的和平协议。但白宫担心其中有问题,当天下午,克林顿仍与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讨论出兵科索沃的事。

6月7日晚上,B—52轰炸机又对帕斯特里克山区进行了轰炸。第二天北约与俄国就联合国和平草案达成一致。又过了两天,米洛舍维奇在协议上签了字,允许5万名北约官兵入侵科索沃,不过“入侵”两字被换成了“维和”。

恐怖威慑

这场战争的谎话之一是,北约19个成员国的***通过一个委员会指挥对南联盟的轰炸,但盟国的将军们和政治领袖们心里明白,重要的决策——例如是否轰炸居住着大量平民的建筑物——只是由美英法三国***作出,而法国通常都会在讨论时表现出犹豫。

每当北约的炸弹炸死了科索沃难民或塞尔维亚老百姓时,国际社会立即作出强烈反应,民众对轰炸的支持率下降。所以美英法***在批准轰炸目标之前,不得不权衡轰炸后的震慑效果和可能招致的舆论反对。这几位***事前都知道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但他们为了摧垮米洛舍维奇的意志,就既要给塞尔维亚人造成痛苦,又避免造成太多平民的伤亡。用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的话来说,“要让贝尔格莱德陷入黑暗”,但要小心行事。

4月3日,当希拉克总统看到南联盟内政部大楼陷入一片火海时,他才意识到,空袭进行了11天后,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定的目标。他要求与克林顿紧急通话,讨论北约司令克拉克执行的战略。当时正值复活节,希拉克所在的那个中世纪城堡里没有保密电话。白宫立即命令在德国的美军欧洲司令部派出一支通讯小组,为希拉克接通了保密性最强的Stu—3电话线。希拉克在电话中说,他想与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一样,对有关战争的所有重大决定有发言权。克林顿说,轰炸目标的批准程序已经太慢了。他同意将法国人包括进来,并提议对三人中每个人都有权否决的重大轰炸行动先列出一张单子来。希拉克要求对黑山共和国的任何轰炸都经过他的审核。布莱尔要求对所有从英国本土起飞的B-52轰炸机攻击的目标都拥有否决权。三位***都要求对造成重大伤亡或对平民百姓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轰炸目标——如电网、电话系统、以及贝尔格莱德市区的

建筑物——拥有否决权。

法国参谋长和其他欧洲国家官员仍然不断地就轰炸行动打电话询问北约司令克拉克,使他每天有一半的时间要花在与盟国军政官员的电话交谈上。为此,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来缓和各方在军事行动上的不同意见。该委员会的核心人物是所谓的五人小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英、法、德、意四国的外交部长。他们几乎每天都举行五方电话会议,以维护团结。意大利外长常常对轰炸不断升级表示担忧,奥尔布赖特便先给德国和英国外长去电话,让他们做意大利外长的工作。有时,甚至连英国也会对确定的轰炸目标表示犹豫,比如在选定贝尔格莱德的供电网作为轰炸目标时,英外长库克认为那样会对一些大医院造成影响。但奥尔布赖特最后还是把他说服了。

4月中旬,北约司令官克拉克认为南联盟部队把直升机和战斗机隐藏到黑山共和国的波德戈里察机场的掩体里,并利用那里的雷达跟踪北约战机的行踪,于是要下令摧毁该机场。法国一开始不同意,克拉克将军和奥尔布赖特、伯杰、科恩和谢尔顿倾巢出动,分别给他们的法国同行打电话进行劝说。法国终于顶不住而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在克林顿的主导下,尽管英国力主的地面入侵没有被北约***采纳,但他们却一致同意采取另外两个重大步骤:对米洛舍维奇个人及其亲朋好友的财产进行轰炸;不仅要轰炸电视广播大楼,还要轰炸交通、水、电系统,以给大量平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实施战争恐怖威慑。

4月底,在美国战机向贝尔格莱德的社会党总部大楼发射导弹之前,负责制订轰炸计划的北约人员在一份交给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文件中详细说明了这次轰炸所包含的风险。文件在总部大楼的照片旁边注明:“伴随的损失是:会造成50至100名政府和党部职员死亡;炸弹的冲击波会造成250名左右的百姓死亡。”华盛顿和伦敦的官员们很快批准了这一轰炸计划。法国却有些勉强,提到党部大楼里还有南联盟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

美国人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周就想炸毁南联盟的电力系统,但遭到法国的反对。为打破僵局,两国的军事***曾就如何造成电力系统瘫痪一事交换了意见。美国提议炸毁电力输送线,其修复工作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时间,但法国认为此方案不能接受。美国又提出使用一种绝密武器CBU-94,该武器只会使电力中断数小时。谢尔顿还向他的法国同行展示这种武器的有效性。但法国仍然犹豫。美国人急了,叫法国人拿出别的办法来。结果法国人只好接受美国的意见。5月3日深夜,美国人下令轰炸南联盟的电力网和变电站等相关目标,摧毁了南联盟70%的电力供应设施。3周之后,法国又同意对南联盟的电力系统进行更加严酷的轰炸,并使自来水供应中断。法国人唯一没有同意轰炸的是一座桥梁,因为塞尔维亚人在桥上筑起了人墙。美国人知道劝也没用,才放弃了。

4月中旬之后的一个月里,误炸平民的消息几乎天天都有:对阿莱克西纳茨城的轰炸造成17名平民死亡;一列客运火车在过桥时被炸成两段;十多名难民在旅途中被炸死;20多人被美国的激光制导炸弹炸死;一辆公共汽车在过桥时被北约轰炸机击中,47名乘客葬身火海。

5月7日,先是一连串的炸弹和一枚导弹击中尼什市的一个市场和一所医院,造成5人死亡,接着就是震惊世界的美国B-52轰炸机用五枚导弹炸毁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身亡,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中国大使馆这个轰炸目标是中央情报局负责确定的。更微妙的是,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近千个目标中,只有这个目标是由中央情报局选定的。第二天,大量嘲弄性的传真件摆在了克拉克的办公桌上,许多传真件上写着:“亲爱的克拉克先生,我们已经搬家,新地址是……”

北约在开始对南联盟轰炸时只拟定了169个目标,但空袭中实际的轰炸目标至少在976个以上。轰炸目标主要是由美国的情报综合分析中心提出。他们将来自各方面的情报汇总分析,然后通过加密的“西普灵计算机网络”(Siprinet)将轰炸目标传给美军驻欧洲总部的目标选定人员,同时也传给美军在意大利的几个确定目标的指挥部。目标选定后,有关人员还要根据最新情报进行核查,包括卫星图像、人力情报、电子截听的电话谈话等,以确定该目标在轰炸前仍被用于军事目的。对那些会造成20名以上平民死亡的轰炸目标,有关人员还要进一步确定每枚导弹的“目标点”,攻击角度,使用何种武器等等。然后,这些经过多次审核的轰炸计划再交到白宫、英国首相办公室和法国总统府作最后批准。

战略之争

科索沃战争进行的同时,究竟如何打这场战争,克拉克与他的空军司令肖特的看法也有严重分歧。克拉克坚持要空军追打科索沃境内的南联盟坦克大炮。肖特认为这样打没用,正确的打法应该是一举摧毁南联盟的“战略”目标,如南联盟中央各总部的大楼和电厂。他认为,对手就如同一条蛇,炸毁贝尔格莱德就剁掉了蛇头,而轰炸科索沃境内零星的坦克和小股部队只不过是斩了蛇尾。他把自己的战略思想譬喻为“摘取王冠上的宝石”。

直到对南联盟78天的空袭结束后,对于究竟应该如何打这场战争,什么才是最好的战略等等问题仍没有定论,直到现在也还在争论之中。

其实,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早在1998年6月就开始策划对南联盟的空袭了。到开战的那天晚上,已经设计了40个版本的空战方案。但北约最后决定将空战分三步进行。

第一阶段:打击防空和指挥掩体;第二阶段:将轰炸延伸到南联盟北纬44度以南的基础设施,刚好到贝尔格莱德的南边;第三阶段:轰炸贝尔格莱德。

美国及北约盟国没有制定长期作战方案,因为克林顿政府和克拉克担心,如果要北约的19个盟国考虑长期作战,他们根本就不会同意开战了。

3月24日轰炸开始的当晚,肖特中将坐在北约在意大利维琴察空军基地的空军联合行动中心,墙上的那幅大电子地图上,黄、绿、红信号闪烁不止。他在等待向南联盟发射第一批导弹。肖特曾在越南战场上执行过276次轰炸任务,率领B-15战斗机群在波斯湾战争中多次进行轰炸。他对这场空袭的战略思想是:轰炸南联盟在科索沃的第三军是浪费时间和财力,因为第三军的人员伤亡根本不会影响米洛舍维奇及其领导层的士气。他极力主张第一批导弹就应炸掉南联盟的电厂和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1991年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在他看来,这是空战的理论基础,要对军事性强、经济价值高或对心理影响大的目标进行轰炸,使其成为敌方意志崩溃的一个手段。但当天晚上确定的轰炸目标只有53个,且大多是防空与雷达阵地,目的只是为北约飞行员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能有一个安全的空中环境。

其实,克拉克对初期的空袭规模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也持怀疑态度。但在当了一年北约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后,他知道目前的方案已经是能获得盟国共同批准的规模最大、最好的方案了。他还认为战争有40%的机会在三天内取胜。在他看来,米洛舍维奇只不过想找个借口撤出科索沃而已。

但在开战后的第二天,克拉克就敦促盟国和华盛顿对这场他们认为是非常短暂的冲突重新进行评估。私下里,他已开始谈论需要作最坏的打算,即准备打一场地面战争。他还要求北约秘书长索拉那允许他越过轰炸计划的第二阶段,直接执行第三阶段轰炸方案。他的要求使得一些北约盟国不安。他们觉得,战争一打响,克拉克即改变了战略,大大扩大了轰炸的地理范围和目标类型。

克拉克拒绝接受一些北约盟国的政治领袖——尤其是希腊和意大利***——提出的停止轰炸的建议,他对盟国的胆小感到恼火。这位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曾获罗兹奖学金去牛津大学深造,既学习了政治哲学,又学习了陆军军事战略和战术。还曾参加越战,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四次负伤。军人生涯不仅使他荣获紫心奖章,也使他懂得公众的认同对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他在战争初期没有接受肖特的建议并不表明他不赞成肖特的意见,因为他后来竭力促成的轰炸目标远远超出了肖特的建议。

他在政治上的精明起了作用。3月28日,克拉克专程到北约秘书长索拉那在布鲁塞尔的家中拜访。这位将军给秘书长上了一堂军事知识课,向他解释了不同类型的炸弹的杀伤力范围;谈到选准轰炸的“目标点”——如建筑物上的大梁、关键的石块等——能使整座建筑内向倒塌;北约的规划人员能计算出被炸飞的玻璃能飞多远,并能测出飞出的玻璃是会擦伤人的皮肤,还是会钻进皮肤里去;如果他们改变弹头或冲击的角度,就能确定建筑物会被炸飞一堵还是三堵墙。克拉克希望索拉那明白这些道理,希望他能批准对两个特定目标的轰炸:一个是南联盟内政部那座石头造的7层大楼,另一个是南联盟的特警总部大楼。尽管这两座大楼数天前已经搬空了,但在空袭初期轰炸这两个目标,可以对南联盟军民的心理造成影响。3月30日,北大西洋委员会对克拉克提出的上述两个目标进行辩论,未达成一致,于是便让索拉那代表委员会全权处理此事。两天后,索拉那就批准了克拉克的要求。

9月中旬,克拉克终于公布了轰炸给南联盟军队造成的损失:击毁坦克93辆,装甲运兵车153辆,军用车辆339辆,大炮和迫击炮389台。也就是说,北约进行的78天的轰炸,使南联盟在科索沃的军力损失了三分之一。这位将军没好意思把炸毁的大量民用设施也列为辉煌战果。据南联盟报告,北约的空袭炸毁了24座桥梁,12个火车站,36个工厂,7个机场,16个燃料站和库房,17个电视发射塔和许多电力设施,使南联盟的经济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

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一世(1326年6月29日-1389年6月14日)在1360年登基时,奥斯曼的欧洲领土还仅限于色雷斯的几座城镇。他在作为王子时曾经指挥过帝国的欧洲军队,熟悉巴尔干诸国的情况,也深谙帝国欧洲部分的重要性。即位后苏丹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历史名城阿德里安堡(埃迪尔内)。该城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多瑙河之间,控制着马里查河形成的巴尔干和罗多彼山脉之间的峡谷,也是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的行政管理中心和军事要塞。1361年穆拉德将它攻占后,立即定都于此,此举彰显出奥斯曼人准备在欧洲扩张的野心。此时的保加利亚和拜占庭正处于衰退阶段,塞尔维亚王国也已经四分五裂,而在希腊和摩里亚则散布着若干拉丁公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穆拉德率部人于1363年又占领了菲利比(Filibe),从而控制了向君士坦丁堡提供大部分谷物和税收的富饶河谷地带,并将爱琴海沿岸的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分割开来。穆拉德还通过大规模殖民,将色雷斯地区迅速土耳其化。终于,巴尔干半岛上基督教王公们开始醒悟过来,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匈牙利等国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土耳其异教徒。1364年,匈牙利的路易一世、塞尔维亚的乌洛什五世、保加利亚国王武卡欣(Vukasin)和瓦拉几亚、波斯尼亚王公联合召集了一支超过2万人的部队,希望在土耳其人羽翼尚未丰满前将他们赶回亚洲。 穆拉德一世 穆拉德一世统治时期的扩张 (图中深红色为穆拉德一世继位时的土耳其版图,浅红色为他去世时的版图,粉红色为土耳其藩属) 此时穆拉德一世正在围攻加泰罗尼亚军团占据的马尔马拉海滨堡垒比加(Biga),无法分身。欧洲方面奥斯曼军统帅拉拉·萨辛(Lala Sahin)麾下总共只有10000人左右,穆拉德只好命令他采取拖延战术,尽可能滞阻联军的行进。但基督教联军的速度超过预期,很快,他们便已来到距离土耳其首都埃迪尔内不到两天路程的地方扎营,奥斯曼人的灭顶之灾似乎迫在眉睫了。然而,基督教王公们犯了轻敌冒进的毛病,当天夜里拉拉·萨辛的部将伊尔贝基不待苏丹的主力回援,便发动了突袭。联军大营对此猝不及防,监视山下河谷的岗哨型同虚设。于是,整个大军在土耳其人雷霆般的攻势下彻底瓦解了,这就是世上有名的所谓「 ”塞尔维亚人的溃败”。数以千计的贵族和士兵都在混乱中被杀死,更多人在试图游过马里查河逃命时被河水吞噬,其中就包括保加利亚国王武卡欣。而匈牙利国王路易历经千难万险才得以逃脱。这次出乎意料的完胜严重打击了基督徒的士气,也鼓舞了穆拉德更进一步的征服。 1381年穆拉德一世在降服了格米延酋长国(Germiyan)后,便开始计划远征安纳托利亚的卡拉曼。他命令欧洲各仆从国家派出军队助战。高傲的塞尔维亚国王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Lazar Hrebeljanovi?)视之为奇耻大辱,中断了对苏丹称臣纳贡。一支土耳其大军迅速出动,夺取了尼什(Nish),迫使塞尔维亚人再次臣服。不过拉扎尔表面上虽表示恭顺,暗地却组织巴尔干各国成立联军反抗土耳其。当时奥斯曼土耳其的战略形势非常凶险,因为帝国主力在东方激战正酣,一旦西方国家突然宣战,就要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况。由于土耳其兵力空虚,1387年在托普利特萨(Toplitsa)河畔,塞尔维亚军队取得了对奥斯曼土耳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胜。凭借此役,拉扎尔赢得了巨大的威望,并顺利组织起一个包括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波斯尼亚人、瓦拉几亚人和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在内的巴尔干联盟,要将针对奥斯曼土耳其的「 ”圣战”进行到底。穆拉德并没有自乱阵脚,他自己的卡皮库鲁部队已装备了新式的火枪和大炮,并得到了拜占庭的支援,从而在短时间内就击败了卡拉曼,占领了安卡拉城。随后,他立即挥师西还,去解决拉扎尔的基督教联盟。通过向保加利亚的急行军,穆拉德降服了当地两位主要的王公(特尔诺沃的约翰及维丁的约翰),随即进入南塞尔维亚,获取了科斯坦丁(Kiustendil)王公康斯坦丁的支持,接着他继续北进,1389年6月,与拉扎尔的主力在科索沃平原(亦称「 ”黑鸟平原”)相遇。 科索沃战役。Adam Stefanovi?绘制,1870年。 经过一段时间对峙,当月15日,双方正式展开了一场命运对决。联军的两翼分别是拉扎尔的女婿武克·布兰科维奇(Vuk Brankovic)和波斯尼亚王公弗拉特科·武科维奇(Vlatko Vukovic),拉扎尔国王(当时已60高龄)坐镇中路,瓦拉几亚的米尔恰(Mircea)和阿尔巴尼亚王公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George Kastriotis)也在阵中;穆拉德方面除了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亚两省的部队外,还有保加利亚王公康斯坦丁,一些与拉扎尔为敌的塞尔维亚贵族以及来自安纳托利亚新近臣服的土库曼王公。各种文献中关于参加此次战役的士兵数量的记载相差悬殊,联军人数可能已逾10万,而奥斯曼军在6-7万之间。 最初,联军占了上风,塞尔维亚的重骑兵冲垮了奥斯曼军的一翼,波斯尼亚的武科维奇甚至一度攻入穆拉德的中军,但旋即被穆拉德的土耳其新军部队及卡皮库鲁骑兵拼死击退。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武克·布拉科维奇的突然背叛使胜利天平发生了逆转——他擅自率部撤出了战斗。绝望中的基督教联军准备发起「 ”特种作战”,他们派出一名勇敢的塞尔维亚贵族米洛什·奥比利奇(Milos Obilic)前往苏丹大营诈降,他谎称有重要情报需要觐见苏丹,骗取了穆拉德的信任。结果,就在苏丹的大营中,奥比利奇用带毒匕首刺杀了穆拉德一世。这一切是在土耳其新军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年轻的新军士兵们视之为奇耻大辱,在羞愧和狂怒中,他们纷纷扑向刺客。武艺精湛的奥比利奇三次上马试图逃走,又三次被苏丹的卫兵拽下,最后被砍成了肉泥。幸运的是,王子巴耶济德正在中军帐中,他迅速获得了新军的效忠,并派人秘密绞死了自己的兄弟雅各布(Yakub),在战场上即位,他对其他部队隐瞒了苏丹的死讯,全力投入战斗。终于,在黄昏时分,基督教联军被彻底压倒。拉扎尔国王被土耳其俘虏,作为报复,他在穆拉德遇刺的帐篷前被残忍地处决。战争结束后,新苏丹巴耶济德一世与拉扎尔的女儿玛丽亚·德斯皮娜结婚,并册封她的弟弟斯蒂芬作为拉扎尔的继承人。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此后一直是巴耶济德最忠实的盟友,他的塞尔维亚重骑兵经常加入苏丹的部队共同征战。基督教世界在多瑙河南岸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就这样被粉碎了。塞尔维亚继保加利亚之后也沦为奥斯曼人的藩属,欧洲东南部唯一还有实力的对抗土耳其人的只剩下了匈牙利。在入侵欧洲30年后,奥斯曼人已经在东南欧的稳固建立了他们的统治,只有拜占庭帝国还算是一大隐患。 穆拉德一世的陵墓